“汽车服务业到2028年将形成超8万亿的市场规模,成为第二个汽车产业。”在11月7日举办的“第一届自动驾驶出行生态论坛”上,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表示,服务生态正在成为继汽车制造、数字与AI技术以外的汽车产业第三大竞争力。
论坛由车百会研究院与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共建自动驾驶新生态共创自动驾驶新价值”为主题,紧扣产业痛点与前沿趋势,并围绕自动驾驶生态构建展开探讨。当天还发布了《自动驾驶出行生态2025》报告,并启动“自动驾驶出行生态共建行动”。

自动驾驶时代已至,新出行生态正重塑
报告指出,现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正处在从L2级辅助驾驶大规模普及,向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实现商业化突破的关键过渡阶段。目前,L2级辅助驾驶已成为市场主流,其渗透率已超过50%,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同时L3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大门也已经开启,预计到2026年高速L3将规模商用、城区L4将试点商用,到2027年城区L4将规模化商用,同时无人干线物流将进行小规模试点落地,标志着自动驾驶时代已来。
无疑,这意味着自动驾驶已进入产业转型关键窗口期。张永伟指出,应当通过利用数字与AI技术,依托自动驾驶企业牵引生态聚合,建立试点示范,打造全国性国际化的服务商来推动汽车智能化与服务智能化协同发展。
在“打通自动驾驶出行生态”专题讨论中,引望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科拓股份总裁孙龙喜,万帮数字能源CEO李宏庆,途虎养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兼执行董事胡晓东等嘉宾围绕停车、充电、养车等典型应用场景展开深入对话。
“自动驾驶落地将会重塑出行生态,带来新的产业空间。”李文广表示,全球正加速推进自动驾驶产业走向商用,中国也在多个城市有序推进自动驾驶商用进程。基于此,引望计划推出乾崑智驾生态开放平台,开放行业套件供生态伙伴集成开发,同时还将构建智驾生态OpenLab,从开发到测试到方案提供全流程的指导和赋能。
在“构建自动驾驶服务体系”专题环节,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正处级调研员岑岩、中国人保个人非车保险部副总经理倪宏、支付宝数字车生活业务部总经理韩振威、闪送副总裁杜尚骉等嘉宾就自动驾驶保险体系建设、支付服务创新、出行保障体系搭建等议题展开探讨。相关观点直击自动驾驶落地痛点,从技术视角延伸至商业与服务体系。与会嘉宾认为,自动驾驶出行生态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标准、企业与用户的多方联动。
报告:以产业合力攻坚自动驾驶落地堵点
此次发布的《自动驾驶出行生态2025》报告明确了应用方向、以共建行动凝聚了产业合力。报告重点聚焦汽车使用中的关键环节,如充电补能、停车泊车生活娱乐、维护保养及保险金融等,结合自动驾驶技术,探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革,并针对当前痛点提出可行的解决思路。
在停车领域,将终结“寻找车位”的世纪难题,形成停车统一规范,助力停车运营商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用户体验。
在充电行业,最终实现自动充电,自主选择在电价低谷时前往最优充电站,进一步提升运营商运营效率;甚至在未来成为移动的储能单元,实现车与能源网络的动态平衡。
在车后服务领域,车辆可以自主预约并在非高峰时段前往服务网点,实现“无感”的保养与清洁;将来可基于长期的驾驶习惯和车辆状态数据,为车主精准推荐保养项目、轮胎更换、漆面护理等增值服务。
在地产物业领域,可优化空间规划、基础设施设计与改造,构建“车-空间-人”协同的智慧地产物业新生态。
在保险领域,基于自动驾驶系统产生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风险评估将转变为基于机器驾驶算法的可靠性与运行环境,催生自动驾驶保险服务,进一步为自动驾驶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在地铁服务生态,以车路云协同架构为基础,通过实时生成式地图、端云协同、海量数据闭环和多场景技术融合构建覆盖全出行场景的智能驾驶服务体验。
业内认为,随着政策、技术、服务、场景的深度融合,自动驾驶将加速从“技术试验”走向“规模化落地”,逐步重塑出行方式、优化城市治理,为智慧交通与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