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增加1个直播电商岗位,就会相应衍生出3.36个包括生产、运营、物流等在内的支持岗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智库近日召开的“平台经济与高质量就业研讨会”上,劳动经济学会数字经济专委会发布的《直播电商带动产业带高质量就业普惠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给出了这一数字。报告显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尤其是直播电商等新数字经济模式,正在成为促进就业、赋新就业结构的新增长点。
直播电商正在激活更大就业潜力
研究数据显示,在抖音电商产业带,商家每1亿元在线交易额的背后,容纳着378人次的就业岗位。而每增加1个直播电商岗位,就会相应衍生出3.36个包括生产、运营、物流等在内的支持岗位。
截至2025年2月,抖音电商产业带商家提供了1326.9万人次的包括生产、直播、运营、库管、行政等全职岗位在内的直接就业机会,并拉动了1794.62万个例如原材料供应商、包装厂等间接就业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智库办主任周晓光表示,在直播电商模式的基础上,兴趣电商通过激发买家的潜在需求、匹配潜在买家对商品的认知和兴趣,完成商业转化的闭环。其最核心的特点是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型数字内容的高质量创新,带来消费场景的赋新和重构,将销售过程从被动等待用户搜索转变为更加积极预判用户偏好,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和产品体验的美好度、舒适度转化成即时的消费动力,进而带动就业岗位的增量和赋新。这种新模式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可观的就业增量,更在于提升了就业的创新性与普惠性,显示出数字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模式的价值。
调研数据显示,46.39%的受访商家雇用了“入职前是全职家庭主妇”的群体;34.92%的商家雇用了农民工;11.12%的商家雇用了残疾人员工。中国残联的统计数据指出,每年有超过6.8万名残疾人通过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网络就业。这种模式更好地释放了传统就业弱势群体的劳动潜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同时,兴趣电商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让高质量就业机会不再集中于一线城市。报告显示,51.91%的企业中,有七成以上的员工来自本省。这印证了“直播电商+产业带”模式正在有效促进本地就业与返乡创业,为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关键的“留量”和增量。
推动就业技能向更高层次迈进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直播电商的就业认知往往等同于“电商主播”这个单一职业。但实际上,兴趣电商正在倒逼从业者进行能力赋新,推动就业技能向更高层次迈进。
来自江西南康的@杰斐家具的创业者利用抖音电商,先设立电商部门,通过直播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产品认知,再整合南康本地家具产业带的供应链优势,当直播电商渠道订单稳定后,更进一步通过收购或自建工厂,将供应链纳入自身体系,进一步适配直播电商的生产销售节奏。
而这已非传统家具厂的“触网”,而是转向了以数据和运营为核心的复合型商业模式。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燕晓飞表示,兴趣电商是从商业流通角度进行了消费的引领,并进一步实现消费导向,实现以销定产并整体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带动了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
而电商行业技术、规则和玩法的快速迭代,迫使企业和员工必须持续学习。报告显示,90%的企业会为员工提供培训,其中,49%的企业会在入职时进行培训,28%的企业平均每年培训3次及以上。
与此同时,技能提升也带来了合理回报。报告数据显示,电商岗位员工的薪酬结构呈现“高绩效、高激励”的特点。有52.35%的企业电商员工月基本工资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54.66%的员工年绩效(提成)收入高于30000元。这是由于兴趣电商的模式赋新将生产商与消费者直接相连,降低了成本,并使优质产品能以更实惠的价格直达消费者手中。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间接提升了员工的收入水平。
报告还发现,在那些价值链更长、专业性更强的行业,收入天花板更高。例如,家具行业的电商部门员工平均月基本工资达到10488.10元,平均年终绩效达到95250元。这些数据表明,直播电商正在帮助产业带内的中小商家就业特征向技能密集型、知识更新快、薪酬回报高的高质量就业转换,并催生了主播、助播、中控、用户增长运营师等30多种前所未有的新职业。
“兴趣电商的出现重塑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由过去的‘前店后厂’变成了‘前播后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表示,“它也改造了产业生态,让电商主播这一新职业的作用更加凸显。”
电商人才缺口是新挑战也是新潜力
“稳定性”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报告显示,直播电商已成为可持续、有成长的职业。在抖音电商产业带的中小商家里,有63.03%的受访企业员工离职率低于2%,反映出产业带商家的就业市场的稳定性。
同时,调研数据显示,有66%的企业入驻抖音后增加了主播岗位,有39%的企业增加了助播岗位,36%的企业增加了中控岗位,31%的企业增加了直播内容设计和用户增长运营师岗位,还有19%的企业增加了其他服务于企业抖音电商业务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剪辑、投手和客服等。
报告指出,由于抖音电商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曝光机会。通过增加抖音主播岗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流量优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且与传统的线下推广方式相比,抖音电商直播的成本相对更低、回报率更直观,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也为就业市场赋新了大量岗位。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难题,即招聘难题,产业带企业对电商人才极度渴求但招聘困难。数据显示,58.29%的受访企业表示,其2024年的实际招聘人数仅占总招聘需求的10%至30%。而这源于技能缺口,市场对既懂内容、又懂运营、还懂数据的复合型电商人才需求旺盛,但传统的人才供给体系尚未能满足需求。这种招聘难题在小微企业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规模越小的企业越有可能面临招聘难题,难以匹配到合适的人才。
专家表示,据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基于兴趣电商新模式衍生的各类岗位从业者所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正在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围绕这些新职业的技能培训体系的完善,将是释放高质量就业潜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