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财政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下称《报告》),回顾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并展望下一步财政政策方向。《报告》部署了六方面重点工作,提出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等。
《报告》总结称,2025年以来,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接续发力,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加强与其他政策协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上半年,我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上半年,财政政策在促消费和扩投资上协同发力,推动国内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全力支持稳外贸稳外资方面,《报告》介绍,财政部有效发挥关税调控作用。及时有力应对外部冲击,针对美加征关税,坚决对美实施关税反制,维护我方正当合法权益。参加中美经贸会谈,推动实现关税大幅降低和关税暂停安排展期,有力提振两国和全球市场预期信心。
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方面,自2025年起,财政部在12个试点省份组织开展地方财政科学管理试点,设置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等11项任务,力争用2年时间,在财政管理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据《报告》披露,目前,各试点省份均已印发本省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各项工作正稳妥有序推进。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上半年财政部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共享平台,实现资产跨部门、跨级次、跨地区调剂共享。据《报告》披露,上半年平台汇聚超过20万条资产调剂共享和需求信息,累计完成200余台(套)资产调剂工作,节约预算资金4000多万元。
展望后续财政政策,《报告》明确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包括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水平等。
具体施策上,《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作用,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将更多公共服务纳入投资支持范围,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报告》还提出,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支持做好公共就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稳岗扩岗等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岗位。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向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好育儿补贴制度。持续完善教育、卫生健康等重点民生领域支持政策。继续实施一揽子化债政策,在稳步推进隐性债务置换的同时,对新增隐性债务行为露头就打、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