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国内期货市场传出一条消息:以客户资产总量为衡量标准,当月我国期货市场的规模突破了2万亿元,较去年年底的时候增加了24%。也许在一些股票投资者看来,2万亿元并不算一个太大的数字,A股市场经常一天的成交金额就达到这个水平。但考虑到期货是保证金交易,通常会有10倍甚至更高的杠杆,而且是可以双向买卖,客户在一天内可以多次实施开仓与平仓交易。这也就决定了期货资产的利用率比股市要高得多。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金额超过574万亿元,这比股票市场要大得多。而令人关注的还在于,国内期货市场各方面的发展也很快,品种不断丰富,而市场规模达到1万亿元是在2021年,如今是2万亿元,也就是说在4年左右的时间内就翻了一番,这在国际上也是很罕见的。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期货市场规模增加了,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对A股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广而言之,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其本身与A股以及商品的现货交易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期货交易在价值发现以及风险控制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期货市场越发达,往往也表明证券市场是比较成熟的。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金融期货的交易量增加相当快,在整个期货的成交量中占到了40%以上的份额。众所周知,现在A股市场上有不少机构投资者往往在进行股票的现货交易的同时,也根据具体情况参与指数期货等的交易,通过期限套保等模式,为投资增加安全保障。
另外,由于指数期货价格对现货具有相应的提示意义,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熨平现货价格的过大波动,对于市场的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显然,金融期货交易的活跃,在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进入包括A股在内的证券市场,以及促进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方面,是有很大影响的。
指数期货是如此,商品期货也是如此。今年,国内新开的新能源商品期货量价齐升,对于改变硅、锂等部分新能源产业重要原材料的低迷走势,起到了很大的引领作用。有一段时间,A股市场上的新能源板块股票走势,在相当程度上是复刻了对应的期货商品走势。还有像贵金属,今年价格波动比较大,这一方面为期货操作提供了空间,同时也为投资贵金属现货市场提供了风险控制工具,也成为A股投资者进行相应操作的重要参照。反过来,今年黑色系等一些传统商品期货品种的交易较为平淡,价格也明显偏弱,这无论是对耗用相关实物的生产者,还是投资传统产业股票的人士来说,都是带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的事情。
随着期货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加,它在期货品种方面的定价能力也是不断提高的,这个因素传导到A股市场上,必然会在多个层面施展影响力。对于投资者而言,不管你是否投资期货,但面对这样的格局,也就必须要随时观察各类期货的走势,了解其趋势,因为这对在A股上的操作,参考意义是很大的。
当然,说期货走势会影响现货,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即现货走势也会影响期货。指数期货品种在进入最后交割时,其价格就一定是向现货靠拢,而在这过程中现货价格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这里,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平衡运行,就能够达到协调发展的效果。
如果说过去现货市场比较发达,而期货市场相对弱小的话,那么当期货规模冲到2万亿元的水平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证券市场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又跨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