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11月5日在上海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既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也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更是全球产业技术、资本、标准与理念深度对接的“舞台”。
在进博会众多展区中,汽车展区历来是瞩目的“流量担当”。本届汽车展区更是集中呈现行业变革全新图景,汇聚了特斯拉、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等众多全球知名品牌,展示了从电动化平台、智能驾驶系统到可持续能源生态的全产业链创新成果。
《中国经营报》记者实地探馆了解到,如今的进博会汽车展区已从此前的“技术秀场”,演进为跨国车企深化本土战略、加速本土化创新落地的“校验场”。国际品牌不再仅仅聚焦于概念性技术,而是更多地带来适配中国市场需求、具备量产能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同时持续深化与本土企业的合作。
跨国车企坚定在华发展的决心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通过进博会平台的反向赋能,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技术迭代与生态重构。一场跨国车企与中国市场的“双向奔赴”正在加速上演。
前沿技术加速量产
回顾历届进博会,汽车展区无疑是前沿科技的聚集地,然而,这些前沿技术究竟何时能投入量产,在过去往往缺乏明确的时间表。
记者在进博会上观察到,车企在展示黑科技的同时,纷纷带来了清晰的量产时间表与市场动态,这意味着“技术秀场”不再止步于概念层面,而是转向了商业化落地速度与能力的竞赛。
特斯拉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在展会上,特斯拉携其“特斯拉之家”及明星展品——Tesla Cybercab(特斯拉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亮相,其金色流线型车身、没有方向盘和脚踏板的独特设计备受瞩目。该车采用了Tesla Vision视觉处理系统与端到端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方案,无需使用激光雷达即可实现无人驾驶。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适配无人运营场景,Cybercab还配备了无线充电技术与机械臂自动清洁功能,为规模化落地做好了充分准备。据特斯拉披露的消息,Cybercab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量产,目前已经有媒体在加州特斯拉工程总部附近捕捉到该车型的测试身影。
汽车供应链企业也正将前沿技术投入量产之中。据悉,今年10月,博世中阶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已实现向多家本土客户交付。该方案能够提供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和丝滑泊车等功能。不仅如此,博世首个中阶智能辅助驾驶的海外项目也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
本土化战略升维进阶
深耕推进本土化战略是本届进博会汽车展区的另一大亮点。作为首家参展进博会的英国车企,捷豹路虎连续八年亮相这一世界级开放平台,彰显其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共创价值的长期承诺。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路虎卫士OCTA、全新揽胜运动SV及捷豹XFL 90周年典藏版等多款新车型接连上市,捷豹路虎旗下各品牌进一步巩固在细分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庆表示:“进博会是推动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开放舞台,也是外资企业在华价值创造的加速器。未来,捷豹路虎将继续为广大消费者打造‘新现代豪华’的产品服务体验,并积极在中英经贸发展和文化交流中发挥桥梁作用。”
此外,通用汽车通过别克至境L7和宝骏悦也PLUS两款车型,展示了其对中国市场的深度洞察。以别克至境L7为例,这款车型搭载了行业领先的“真龙”增程系统以及由别克与中国科技公司Momenta深度合作研发的“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
对于中国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通用汽车高级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何思文表示:“中国日新月异的消费趋势和技术进步,正为全球协同共行创造新的机遇。我们与上汽集团的两家合资企业是通用汽车在华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并将持续驱动本土创新不断深化。”
与此同时,在进博会开幕当天,保时捷宣布“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正式启幕,这被视为其“深耕中国市场、强化本土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们对中国市场承诺的实质性深化。”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告诉记者,“我们致力于在此打造深度契合中国用户数字化生活与独特需求的智能解决方案,同时确保每一款产品都延续纯正的保时捷驾驶体验,恪守品牌一贯的工程品质与可靠性标准。”
此外,第五次参展进博会的米其林也带来了重磅产品。米其林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耕中国市场36年,我们不仅见证了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更从中汲取了巨大的创新力量。来自中国的经验与灵感,正在反哺集团全球的研发、制造与服务体系。米其林不仅实现‘在中国,为中国’,更实现了‘在中国,为世界’。”
“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博世深耕中国市场的初心始终未变。多年来,我们的发展与中国产业进程同频——从伴随汽车产业的起步发展、电动化转型,到助力智能制造升级,再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全产业的智能化,博世深度融入了中国的每一轮产业发展与变革。”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