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第八届进博会农食产品展区,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采购商掏出手机,对着澳大利亚参展商的二维码扫了一下,短短三秒后,一笔跨境交易悄然完成这笔交易背后,实际是一场支付便利化的深刻变革。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进博会时,一位美国参展商想买我们的宋锦,但现场工作人员不知道外币该怎么收,以什么价格结算。”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振飞站在第八届进博会展台前,不无感慨地说道。他亲眼见证了跨境支付从“繁琐”到“丝滑”的蜕变,而这场变革的缩影,正发生在进博会的每一个角落。
回望2018年首届进博会,跨境支付还是一项“技术活”,支付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参展商需要提前向银行或支付机构申请外卡POS,结算周期长,成功率不稳定。有的参展商干脆和吴振飞一样,选择现金交易……跨境支付成了摆在展商面前一道实实在在的“关卡”。
转折发生在第三届进博会。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双双推出“海外版”,支持境外银行卡绑定,首次实现了“一个二维码,全球都能扫”的便利体验。金融机构的便利化措施层层升级,进博会成为跨境支付体验“上新”的绝佳窗口。
今年进博会上,微信支付联动中国银行,首次搭建了进博会入境支付服务台。记者注意到,在场的工作人员刚刚帮助一位国外采购商完成了“外卡内绑”并成功完成交易,他告诉记者:“平均每天来咨询支付操作的外国客商达到了约30家。”随着“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建设的推进,更多境外钱包境内扫码支付变得更加“丝滑”。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首次在展会现场设立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11月6日,来自斯洛伐克的外籍旅客鲍里斯(Boris)在这里完成了进博首单退税业务。
中国银联与中国银行联合推出离境退税创新产品,通过银联商务提供的专用POS机,游客可享受预授权担保与退税结算一体化服务,实现“即买即退”银行卡快速到账,大幅缩短传统银行卡退税到账时间。
从“闯关”到“秒通”——越来越丰富便捷的支付体验,也成就了数字支付企业的新商机。
今年,数字支付公司连连数字旗下品牌连连国际(LianLian Global)首次参加进博会,将“跨境支付”生意做到了展台上。
记者看到,连连国际副总裁钟义正被两个客户围在中间。公司所在的进博会7.1号馆“跨境电商专区”,正处于潜在客户的“包围圈”中。
“往年我们来进博会都是作为合作方、签约方,而今年,我们把展台搬进了进博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钟义告诉记者:跨境电商具有小额、高频、碎片化的特点,多平台的运营模式;交易通常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个币种;同时面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散的监管环境等等,对跨境支付服务提出多元化的需求。“这对我们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他告诉记者,连连国际参展三天以来,每天都有几十波客户到展台咨询,不仅人流量大,涉及的产业和地区也非常多元,频频有中外客户对他提出了新的业务需求,除了传统的跨境资金结算,还包括供应链金融等。“进博会对我们来说不仅是获取客户的渠道,也成为推动产品迭代进化的第一现场。”
从进博会看跨境支付的“便”与“变”,折射的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正如钟义所说:“支付便利化看似小举措,背后却是金融基础设施、外汇管理政策、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等一系列制度型开放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