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本届进博会,展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中国企业利用进博会这一平台,积极沟通对话、对接资源,为自身发展注入新动能、打开新空间,通过深化技术创新、产业合作,进一步满足国内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记者走入进博会现场,聆听共谋发展、共享机遇的生动故事。
——编者
多元采购充实美好生活
从小麦、玉米等大宗谷物,到葡萄酒、椰子水等消费品;从东南亚、中亚到北美……进博会上,中粮集团采购清单全球化、多元化趋势凸显。
“我们将中国大市场与全球优质资源紧密相连,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惠及更多消费者。”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进博会上,中粮集团对哈萨克斯坦小麦签约进口量较上届大幅提升,与泰国相关品牌合作首次涉足椰子水饮品领域……中粮集团致力于建立全球采购格局,为国内食品加工以及养殖行业提供稳定、丰富的供给。
为打造从全球农场到中国餐桌的快车道,本届进博会在农食产品展区设置采购商长廊,特邀连锁零售、电商平台等采购商入驻,举办重要采购商选品会,为参展客商提供精准对接场景。
“当前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获得更丰富、更有品质及更具特色的全球商品,这种趋势为跨境业务带来了新机遇。”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跨境事业部总裁杨啓焜说。
本届进博会上,京东全球购入驻采购商长廊,同时宣布升级平台项目,旨在通过官方授权、资源整合与数字化赋能,为海外品牌提供从入驻、营销到履约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提质向新 “购物车”再扩容
本届进博会上,由14家中央企业组成的“央企采购商长廊”首次亮相,近百家中央企业组织超2万人到会采购,组建58个专业团组对接会商。
采购签约金额超409亿美元,涉及原油、化工品、设备等10大品类24种产品……11月4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石化主题论坛暨中国石化交易分团签约仪式上,进博会“全勤生”中国石化与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4家合作伙伴成功签约。
11月6日下午,国机集团下属企业与德国布鲁克纳机械有限公司在进博会现场签署薄膜生产线采购协议,引进最新一代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
“生产线将用于单一材料、生物聚合物及再生料等包装领域,更好满足市场对绿色环保包装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我们在微电子、人工智能、高端纺织机械等领域引进了不少先进工艺装备。”国机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黎晓煜表示,进博会不断为各方提供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发展机遇。“国机集团将积极携手全球供应商,以实际行动为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国内外市场高效联通贡献力量。”
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合作
“看,那条小鲨鱼游得多自在!”在进博会国家展中国馆内,参观者纷纷在一个巨大的鱼缸前驻足。
这条小鲨鱼并非真鱼,而是来自广西自贸试验区的企业——广西沧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仿生机器鱼。
“这条鱼名为‘听涛小白鲨0.6’,长0.6米,是一个模仿鱼类生理结构与运动机理设计的智能水下机器人,凭借AI导航与避障系统可以在复杂水域执行勘探任务。”沧龙科技董事长刘君说。
刘君介绍,这条小鱼靠内置电机提供动力,充满电后可持续游动6小时,具有低扰动、高隐蔽性的特点,能悄无声息地潜入珊瑚礁、红树林等敏感生态区,执行水文监测、目标搜索等任务。
鱼缸里,小鲨鱼身旁,还有一台机器在上下浮动。“这是‘探海100’,一款缆控水下机器人,可下潜到100米深的复杂水域进行工程巡检、资源勘探。”刘君介绍,公司的水下机器人已经走进东盟国家,为中泰珊瑚礁守护、马来西亚港口维保等国际合作任务作出了贡献。“展台上还有溯光仿生鲨、踏浪无人艇、海洋虚拟仿真与装备孪生平台等产品,这些跨海大桥‘维保员’、核电平台‘体检师’、平陆运河‘巡线员’,很受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企业的青睐。”
拥抱机遇携手绿色发展
“本届进博会刚开幕,我们就联系到合适的供应商,签下两份大单。”海亮股份联席总裁赵冉说,在进博会平台,企业与不同国家合作伙伴都深切感受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紧密相连。
作为一家深度融入全球铜产业链的制造与贸易企业,海亮股份连续6年累计签约金额超320亿元。“期待能在本届进博会上进一步拓展在低碳铜材、再生铜等领域的上下游合作,积极探索技术协同、标准共建与资本合作新模式。”赵冉说。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合作新机遇越来越多。
“去年,我们在进博会上与美国公司达成了采购合作。今年,我们将与德国公司签约采购汽车核心零部件,涵盖氢燃料电池、电驱桥、整车控制器及高压风扇等。”山西鹏飞集团总裁助理马小龙说,“进博会是交流合作的大舞台,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山西鹏飞集团围绕制、储、运、加、用、研及装备制造等关键环节,实现全产业链布局,打造了全场景应用的氢能示范场景。“进博会展品展商‘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高。我们期待在进博会平台加深全球合作,进一步走好创新发展之路。”马小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