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一个在大型机械中不起眼但不可或缺的设备,被称作设备的“中枢神经”。在湖南长沙,有这样一家“小巨人”公司,规模不大,却在控制器领域打破了国外垄断。
它诞生于中南大学的校园,既是大学生创业的优秀成果,也是产学研结合的典范,它就是硕博电子,其也是湖南省唯一获授牌的工程机械专用控制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硕博电子创始人、董事长郭彦蕊身上,你能看到一个优秀创业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务实、诚恳、坚韧。他的经历也在告诉后来人:创业并非一味追求奇迹,而是在看准目标后,不断尝试、始终坚持,决不放弃。
“如果需要,那就做好它”
在求学阶段,郭彦蕊就很擅长解决问题。很多复杂的目标,他都会拆解成一连串路径明确的步骤。
2003年,揣着家里卖掉所有牛羊、树木,借遍所有亲戚朋友凑的1万元钱,这个来自河南平顶山的农家少年走进了中南大学的校门。相比于喜悦,他的心里还多了层焦虑:“为了凑学费,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能借的都借了。”他意识到,要想继续学业,就需要赚钱。对学生来说,最具性价比方式莫过于奖学金,而这与成绩直接挂钩。
问题一下就变得简单起来。他将目标拆分到每门学科,剩下就是执行。郭彦蕊后来算了笔账,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读下来不但没花一分钱,还赚了好几万元。
成绩优异的郭彦蕊顺利进入中南大学教改班,大三就配备了研究生导师,并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此后,他参与的3个创新项目分别荣获了包括国家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在内的各类奖项。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创业的想法渐渐萌发。他也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创业者,光技术好还不行,还需要具备与客户和团队沟通交流的能力。为此,郭彦蕊竞选成为班长,靠着主动帮同学补课、提醒大家功课,逐渐在同学们中拥有了号召力。
“如果需要,那就做好它。”对于这一切的改变,郭彦蕊如是简单明了地总结。不必过度纠结得失与成败,认准道路的方向后,执行就是唯一的答案。
2007年,郭彦蕊放弃了清华大学硕博连读的机会,在中南大学边读研、边创业。2017年12月,硕博电子成功挂牌新三板。
反馈,至关重要
硕博电子一直从事大型机械设备的控制器设计生产,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城市环卫车辆、大型工程车辆、农机设备。
什么是控制器?郭彦蕊将其比喻成大型设备的中枢神经,“计算机能够生成指令,但如何将指令拆解为具体步骤,传导给不同的机械部件,这就是控制器的工作。”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设备,却是所有大型工程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零件。
大学学控制论,创业造控制器,当被问及“控制最核心的概念是什么”时,郭彦蕊想了想答道:是反馈。
一切复杂系统都是“黑箱”,而只有通过输入指令,获取反馈,信息才能形成闭环,系统内部的“黑箱”也才能逐渐透明,“控制”因而有了意义。“对我来说,精确是最重要的指标。”郭彦蕊解释称,输入信息后,预期输出100,结果输出80或者120都是不行的,它都意味着对于系统内部原理仍未彻底弄清。
这种对反馈的追求,深刻影响着郭彦蕊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这两年,他曾多次往返国内外,参加各类行业展会,走访潜在客户公司。这是收集市场反馈的重要方式,而其中颇有门道。
“重要的行业展会,我们都要参加,这是广泛收集信息、宣传产品的好机会。”郭彦蕊也要求销售对潜在客户有抓有放,“完成第一轮信息筛选后,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最具潜力的客户上,再进一轮深度挖掘与反馈。”
有的放矢,分层管理,这种理念也被他引入公司经营中。“公司经营本身也是一个更加复杂、变量更多、延时更高的控制系统。”郭彦蕊坦言,这对如今的他而言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人才,是公司经营的第一要务。”
愿做AI时代的“连接器”
今年是硕博电子成立18周年。硕博电子从零起步,实现了工程机械控制器的国产化,产能也从创立初期年产4000台增长到如今8万台,打破了国外龙头企业的垄断。
“我们目前已经累计出厂了40多万台套电子产品。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利用企业研究中心平台,进一步提升产品,满足装备智能化、自动化的需要,也有将近8万台的出货量。”面向未来,郭彦蕊信心十足。
作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企业将占营收12%左右的资金用于研发创新,研发人才占员工总数近四成。目前公司已经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铁建重工等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
AI时代的到来,让郭彦蕊看到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农机市场。“我们愿意继续做好大型机械设备在AI时代的‘连接器’。”郭彦蕊说。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农机市场规模822亿元,2020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7.8%。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农机市场规模907亿元,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67亿元。
然而,与庞大市场不相匹配的是,中国农机设备整体仍较为低端,智能化水平相较于欧美仍有差距。如何在不抬高农机价格的同时,让中国农机设备走向高端化?AI给了郭彦蕊破局的思路。“AI大模型的快速落地,无疑能大规模地降低智能化成本,这使得很多技术变得更加简单明了。”
郭彦蕊的梦想并不孤独。若将视角拉远,在硕博电子扎根的长沙湘江新区,如今已经形成了工程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湘江新区,每一次创业都不再是“孤独的冒险”,而是多方协力的“接力赛”。随着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加速推进,这片热土将见证更多青年创客的梦想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