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5和3.4个百分点。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
461项创新成果选择在进博会首发,既源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体量优势,更得益于中国消费者对创新的高接受度和完整产业体系的支撑能力,而在进博会现场,多家跨国企业也表示继续看好中国市场,寻找新的增量。
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石安告诉第一财经,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覆盖666个细分门类的国家,充满了产业链合作机遇,所以中国覆盖的这些细分门类,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对于他们而言也有着较为关键的战略定位。“我们怎么有效地把跨领域的生态进行串接?刚好,进博会上的企业很大一部分都跟这个有关。”
进博会八届全勤生ABB的过程自动化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蒋海波在进博会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也说,他的事业部在上海就有很多工厂,两个工厂是全球唯一的,一个工厂是唯二的。“这是明确的信号,为什么要放在中国,就是供应链的优势。”
挖掘现代化产业体系机遇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未来五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排在“十五五”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首位。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石安说,不管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的逻辑没有变,也就是要把全产业链的综合可控性进一步拉高,最终还是回归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最重要的是,再造各种的产业最后还是回归到以解决问题为核心
在他看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扮演的角色是一直在抓取前沿的问题,通过问题去拆解成需求,再通过汇聚不同的技术,把这个需求变成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能让他们找到市场上的存在机会的方向。“作为跨国公司,要在中国持续生根,要面对市场上各种各样快速变化的问题。要走在这个变化之前,主动地面对这些变化。”
蒋海波则认为,中国的规模优势非常明显,而且中国市场的客户特别时髦,创新能力特别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对比之下海外市场可能更趋保守。
“进博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名片和旗杆。我们总裁今年已经来中国4次了,对整个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大家也都认为这个地方是有一个特别大的市场需要我们去深耕,目前我们做得可能还不到位,需要加大投入尤其是本土研发,做一些不同赛道的差异化工作。”他说。
瞄准哪些机遇?
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大多数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制造业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的问题仍然突出。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撰文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入,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引发产业发展模式、企业形态等的深刻变革。如何抓住先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谈到接下来的发展机遇,蒋海波说,在国内这个市场上,普通、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和方案,在中国市场是很难发展好的,对外资企业来说特别重要的是一定要把高科技含量也就是全球最高科技含量、顶级科技含量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放在中国。
他说,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全球研发平台有两个问题:一是,反应慢;二是,距离远。沟通不了,有时候沟通不到位;反应慢,开发出来的东西没有太多的市场反响。“但是本土研发不一样,我们有全球的非常先进的技术平台,加上本土的非常强的研发力量,又和市场结合非常紧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方向,我们会坚持往这个方向走。”
石安以AI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例,现在工业场景的AI考虑的不应只是现在的需求,更要考虑的是长期需求。工业自动化的本质是提高生产力和提高效率,但是如果供给在绝大部分行业已经超越需求的时候,这个时候加大供给的生产力跟效率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 ‘6+6’的产业以及一些社会民生问题一直都存在,只要能解决这些就是需求。比如针对老龄化的趋势,医疗需求会越来越多,而医疗是以医院作为载体,工业场景的能力能不能解决医院的问题?如果可以通过工业场景的能力来提升效率,从而有效缓解医院承载的庞大需求,那就是一个商机了。”石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