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革,短期看可能机遇更多一些,而长期看可能风险更大一些。”11月7日,深度求索资深研究员陈德里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的六小龙乌镇对话环节表示。
谈及当前AI发展遇到的问题,陈德里表示,AI目前并不具备像人类一样稳定的智能,可能在一些复杂领域表现卓越,但在一些简单任务上表现较差。
这是因为,AI在训练完后参数被固定下来,无法像人类一样在真实世界中自我迭代。“我们要做的就是让AI具备稳定的学习算法,同时建立与真实世界更多的链接,比如多模态等,让模型能够像人一样在更真实的环境里终身学习、自我迭代。”
“今天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解决,因为技术发展往往具有加速度。”陈德里举例指出,三年前ChatGPT刚出来时,做小学数学题还经常出错,但现在已经能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金牌。“我们也可以相信,当技术迈入某些关键节点之后,它会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随着AI具有更强大的能力,它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变化?陈德里认为,短期来看机遇更多,但长期来看风险更大。
在他看来,未来3-5年内,AI无法独立完成很多工作,人们可以利用AI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实现更大的价值,两者的能力能够产生“1+1>2”的效果。在这一阶段,科技公司的角色类似于布道者,应该尽可能实现技术的普惠化,让所有人能够方便、低廉地接触、使用、学习AI。
中期来看,未来5-10年内,他认为AI能够取代部分人类的工作。这时候科技公司应该扮演吹哨人的角色:它应该唤醒公众的风险意识,告诉大家哪些工作会被AI取代、未来哪些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可能贬值。
长期来看,未来10-20年内,他认为AI可能会取代人类大部分工作,社会秩序会遭遇很大挑战。这时候科技公司应该扮演人类的守护者,参与社会秩序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