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冬的北京,一抹亮丽的“奔驰红”在诸多汽车行业从业者的朋友圈里刷了屏。
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CLA的传播主色调前所未有地采用了奔放、热烈的红色,而且从品牌高管到一线经销商,无数奔驰人的社交账号头像也悄然换上了带有红色CLA元素的标识。
一次极具象征意义的集体“换装”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赛道上,这位拥有139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商,正以破釜沉舟的姿态,全力出击。
就在11月5日,这场以“这感觉就对了”为主题的上市派对在北京郎园Station上演,传统发布会的形式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场融合了游园、跨界与沉浸式体验的潮流盛宴。脱口秀演员亮相、与麦当劳联名的“麦麦涂装车”、与英雄联盟共创的艺术车……一切元素都在急切地向年轻世代呼喊:奔驰,变了。
而在喧嚣之下,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管委会主席张焱,为我们剖析了这款限时起售价24.9万元的全新纯电CLA,对于奔驰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张焱说,它不仅是开启奔驰史上最强产品攻势的排头兵,更是奔驰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的“新起点”与切入新时代的“战略支点”。
面对愈演愈烈的电动化转型之争,奔驰亟需一款产品展现竞争实力,而全新奔驰纯电CLA应运而生。
新车是基于“油电双行”MMA平台打造的首款国产车型,它标配了800V高压架构,并搭载了全球首个专为能效打造的电动两挡变速箱,实现了CLTC工况下866公里超长续航和百公里10.9千瓦时超低电耗的能效标杆。
奔驰认识到,在中国市场取胜必须强化本土化。全新奔驰纯电CLA搭载了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并采用 “测一城,开一城” 的落地策略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复杂的路况。其智能座舱也接入了本土领先的豆包AI大模型让人机交互更懂中国用户。
CLA需要吸引新一代年轻消费者,证明奔驰在智能化上不掉队;它需要以亲民的价格和出色的能效,打破“电动奔驰不划算”的刻板印象;它更需要作为一支杠杆,撬动整个奔驰品牌在研发、生产、营销、渠道全价值链的深度变革。
为门把手投入2500万,CLA重塑电动时代“奔驰标准”
当“价格战”与配置内卷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暗流时,奔驰选择回归其品牌基石——安全,并试图以此建立新的竞争壁垒。
“奔驰标准”并非凭空而来,1951年被称为“汽车安全之父”的奔驰工程师贝拉·巴恩伊,发明了“带缓冲溃缩区与刚性乘员舱的安全车身”。这个理念——车体在碰撞时通过可控变形吸收能量,同时确保乘员舱完整——至今仍是全球所有汽车被动安全设计的基石,奔驰也由此成为被动安全技术的开创者。
1959年,梅赛德斯-奔驰完成了世界首次汽车碰撞测试。这意味着安全从理论设计和静态验证,进入了动态的、可量化的实证阶段,为整个行业建立了一套衡量安全性的科学方法。
在追求“快”的当下,奔驰一张座椅的研发周期却长达1460天(约4年)。这背后是超过6000项的标准控制、200多项座椅安全测试和100多项关键零部件额外测试。
看似“慢”的结果却是对消费者安全的不可妥协的底线,这在一起起电动车电池爆燃事故面前显得弥足珍贵。
在采访中,张焱不厌其烦地详细阐释了全新奔驰纯电CLA在安全上所做的“奔驰标准”功课。
“它在来到国内之前就已经经历了150次实车碰撞,针对本土车型我们又额外加做了30次(测试)。”张焱表示,藏在CLA靓丽外观下的硬核投入是近500万公里的真实道路耐久测试,其中在中国完成了110万公里。
全系标配11个安全气囊仅仅是基础,针对电动时代最受关注的电池安全,他说:“新国标要求碰撞后5秒高压断电,5分钟不起火。而我们能做到碰撞后,毫秒级切断高压响应,2秒内电压归零,单体电芯热失控后24小时不起火。”
为了加速品牌的电动化,大部分传统车厂在研发电动车的初期,都是拿既有且符合内燃机引擎车款使用的底盘平台来加以改造,因此空间和安全都存疑。
由于电动车的动力输出单元组成与传统内燃机引擎车款截然不同,需要一个较为平整的区域来放置与续航息息相关的电池,所以电动车的底盘开发思维需要完全跳脱过去内燃机引擎车款的设计,不仅得评估需要安放多大的电池,并将电池放在车身的中段、让它可以兼顾车辆重心的分配,而且因为车上搭载的是高电压系统与电池,所以还需要面对线路绝缘、电池散热与避免碰撞等过去较少见的问题。
但早在奔驰启动电动化之时,梅赛德斯-奔驰的工程师们特别为奔驰的电动车开发了一个以轻量化的铝合金所制作的全新电动车专属之模组化底盘平台。工程师们不但为它设计了一个极为平整、刚好位于车身中段的电池放置区,且这个铝合金底盘平台还特别强化了电池放置区的结构,能有效减少电池发生碰撞而受损的机会。
而且工程师们还将电池纳入智慧型温度管理系统之中,启动智慧型导航后,电池就会在有需要的时候预热或冷却,不但可在充电时达到高效充电的理想温度,也能够避免电池的温度过高、影响到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
全新奔驰纯电CLA在高压断电速度和热失控的长时间防护上,大幅超越了即将实施的严格国标,是新国标中的“优等生”。这些工程思维意味着,全新奔驰纯电CLA的动力电池热稳定性提前满足2026年才开始实施的新国标并不是停留在流量层面的宣传口号。
甚至连一个看似简单的隐藏式门把手,也成了奔驰诠释自身标准的案例。“单在全新奔驰纯电CLA的门把手上,研发测试就用掉了2500万元人民币,是行业的三倍之多。”张焱表示,奔驰从设计上就为门把手预留了安全冗余,确保碰撞后能自动弹出并承受外力,保证救援通道畅通。
除了安全这一传统强项,CLA立志成为“能效标杆”。
在BBA中,宝马i系列电动车的平均能耗在13kWh/100km,最新的AUDI E5的百公里电耗也在14kWh。国内头部新势力,蔚来、小鹏的纯电轿车百公里能耗也分别超过14kWh、11kWh。
而官方数据显示,全新奔驰CLA在CLTC工况下拥有866公里的续航,百公里电耗低至10.9kwh。张焱还分享了一个生动的细节:在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Oliver Thne)参与的京沪长途挑战中,即使在全程超900公里大雨的艰苦环境下,新车中途仅一次充电也完成了超1200公里的行程。这无疑是对抗“里程焦虑”最有力的回应。
在智能化层面,拥抱中国“脑”是BBA的大势所趋,但张焱强调,奔驰与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的合作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坚持“奔驰标准”。“我们采用Momenta的端到端技术路线,但是从车辆电气架构到驾驶体验,都按照奔驰的标准开发。”他特别提到了奔驰首创的“人机共驾”理念——“它不抢驾驶员的方向盘”。
而其搭载的全新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基于最高功能安全等级ASIL-D开发,并坚持“测一城、开一城”的策略,首批落地上海和苏州,以确保系统能适应中国独特的道路环境。
战略支点与营销革命:CLA如何撬动奔驰的“新时代”
如果说顶尖的机械素质、安全与智能化是CLA的产品内核,那么其战略定位与营销创新,则体现了奔驰对中国市场更深层次的思考。
张焱明确表示,全新纯电CLA对奔驰来说“既是新的起点,也是一个新的支点”。
起点,意味着它是“奔驰在智能化、电动化和整车制造方面的新起点”,展示了品牌在该领域的实力与决心。而支点,则意味着它将撬动更多变革。
“以此为起点,包括CLA在内,我们到2027年将一共为大家带来7款中国专属车型。”张焱透露,奔驰未来的产品规划将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在市场端,CLA成为了奔驰全面变革营销模式的试验田。在产品端,携手品牌新锐大使、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楚钦推出100台冠军限量版,满足用户对“向上精神”的追求。在营销上,与麦当劳、英雄联盟的跨界合作,在张焱看来是“过去没有的经历”,是一次“自我审视和自我挑战”。在销售方面,奔驰首次引入限时的全国统一上市专享价,旨在消除消费者比价的困扰,让购车过程更透明、便捷。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奔驰对市场与客群变化的敏锐洞察。“过去奔驰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多数是从上往下走,”张焱分析道,“但是新的时代……大家更多在提‘技术普惠’、‘科技平权’,让更多的创新成果服务于更广泛的群体。”将最前沿的技术首先应用于CLA这样的入门级车型,而非传统的S级或E级,是奔驰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向。
为了卖好这款车,奔驰在渠道端也做了充分准备。张焱介绍,团队为一线经销商的1700多位员工提供了CLA沉浸式体验的培训,并且打破了职级界限,让销售经理、总经理与销售顾问一同上路实测,甚至设置了夜间体验环节,让他们亲身感受产品在真实场景下的魅力。
“让他们真正地忘掉自己的身份,把自己作为CLA的驾驶员或乘客。”张焱说。这种深度的、体验式的内训,是确保终端能够准确传递产品价值的关键。
穿越周期:公益DNA与渠道优化的韧性建设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品牌建设?张焱在采访中给出了奔驰的答案:坚守企业社会责任,并持续优化渠道效率。
当被问及为何在“大家都说要活下去”的环境下,仍坚持投入公益时,张焱表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根植于奔驰品牌和经销商伙伴的DNA里。”
他分享了一个细节:在今年年初的日喀则地震中,当地经销商伙伴西藏之星准备的第一批物资在第二天上午就已送到灾民手里,速度甚至快于厂商的统筹援助,“这也充分展现了我们企业社会责任中很重要的一点,社会关爱。”
在星愿基金成立15周年之际,奔驰邀请王楚钦成为“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公益伙伴”,共同发起青少年素质教育项目,计划未来4年为全国100余所学校提供支持。这种长期的、体系化的公益投入,为品牌注入了难以复制的人文温度。
另一方面,面对渠道网络的挑战,奔驰正从过去的“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率提升”转变。张焱坦言,公司正“主动实施网络优化”,其核心目的是“优化冗余低效的经销商网点,提升经销商盈利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新的客户体验”。
与此同时,奔驰在今年成立了数字化与传播部门,强化直连客户的能力,并通过“增设新型零售网点”等方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服务体系。只有经销商的经营健康度提升,才能为前端的产品攻势提供稳定的支撑。
全新奔驰纯电CLA的上市是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电动化征程中一次关键的压力测试。它不仅要直面中国本土新势力的凶猛攻势,也要在BBA中率先趟出一条适合传统豪华品牌的转型之路。
“奔驰标准”是“139年造车历史”所代表的品质底线,与Momenta、字节跳动等中国科技公司的合作以及营销模式上大刀阔斧的创新是奔驰在中国的全新注脚。
正如张焱所言,奔驰的每一次转型都“勇立潮头”,而这一次,潮水尤为汹涌。全新奔驰纯电CLA将成为这家汽车巨头破浪前行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