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从规模再创新高到各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秀落地,通过进博会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开放的中国正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不仅规模创新高、人气高涨,本届进博会含“新”量十足,看点丰富。从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到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亮相,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创新成果展示的大舞台。
这充分展现了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下,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足,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期间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
稳定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支持扩大开放的政策环境、发展空间广阔的超大规模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用脚投票”,加码在中国的布局:进博会首日,阿斯利康宣布将追加投资约1.36亿美元,用以扩大青岛生产供应基地产能;泰国IFBH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落户上海青浦……
进博会的持续举办,体现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决心,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生动实践,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5》显示,1990年至2024年,中国开放指数从0.5891升至0.7634,35年间提升近三成,升幅位居全球前列。包括进博会在内,中国的一系列开放实践,也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2024年,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高水平开放已成为对中国好、对世界好的大事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这些年来,正是在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的进程中,我国货物贸易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服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展望下一个五年,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开放促改革、谋发展,一个更加具有活力的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