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中国海军进入“三航母时代”。作为中国海军首艘配备电磁弹射器的核心作战平台,福建舰的正式入役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巨大飞跃
福建舰5日入列授旗仪式举行后,6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官微发布福建舰海试高清视频,并配文:知道你们已经等两天了,别急,先看看这个。
“贴脸”视角让海内外军迷直呼过瘾,他们清楚地看到三条电磁弹射轨道,以及歼-35、歼-15T、空警-600等舰载机。画面中还能看到中国第二艘航母山东舰也停靠在附近,为中方此次最新军事力量展示增添了视觉冲击力。
福建舰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为“18”,2022年6月下水命名。福建舰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它的入列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福建舰的服役标志着中国航母在作战能力方面实现了巨大飞跃。”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布莱恩·哈特强调。
他指出,与前两艘航母不同,福建舰能够搭载舰载侦察机,这意味着在脱离岸基支援范围时,它无需在“盲区”执行任务,能够在包括第二岛链在内的远海区域部署最先进的舰载机。
“中国确实在全面缩小差距。”哈特说,“他们正在列装和建造更多航母、核动力潜艇,以及更多吨位更大、搭载导弹数量更多的驱逐舰和其他舰艇。可以说,中国正在快速追赶进度。”
CSIS亚洲海事透明倡议主任格雷格·波林表示。“航母对于中国领导层将中国打造成为拥有远洋海军的大国这一愿景至关重要。”
德国防务分析师亚历克斯·拉克介绍,福建舰比辽宁舰和山东舰现代化得多。“除了美国之外,没有其他西方国家拥有类似规模和能力的航空母舰。”
南洋理工大学区域海军事务专家柯林·科赫表示,总体而言,与前两艘采用滑跃式起飞的航母相比,福建舰具备更强的作战持续性和打击能力。空警-600预警机的部署意义重大,它帮助中国将复杂的航母作战体系整合起来,并扩展了其近海作战范围。
提升空间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世界军事经济与战略研究所刊文指出,中国战机成功使用电磁弹射器从福建舰上起飞,标志着解放军海军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些战机在反潜巡逻和防空等任务中的应用,将显著提升中国的海上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这篇文章也指出,中国尚面临装置操作和飞行员训练方面的挑战,问题的解决将决定中国舰载航空兵的未来发展方向。
柯林·科赫表示,中方公布的视频显示歼-15战机在弹射器上起飞时没有携带武器,这表明这些行动正处于早期测试阶段。此外,福建舰要达到真正的作战能力还需要几年时间,另一个需要提升的方向是中国海军的实战经验。
亚历克斯·拉克认为,福建舰入列是中国海军二十年来快速现代化进程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中国海军的角度来看,进一步的实质性变化将着重影响舰队的整体规模及其作战范围。到2049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国海军或许将完成这一转型。
印象深刻
福建舰正式入列也引起海外网友的点赞和热议。
署名huubdams9786的网友评论称,福建舰虽然并非核动力驱动,但其常规动力系统已属先进,续航距离可达8000至10000海里,对于一艘非核动力航母而言,这一成绩令人印象深刻。
署名Thegreatbrainrobbery的网友表示,中国采用智能化建造模式,且具备开展此类建造的工业实力。“他们最初向俄罗斯方面学习,随后在先前型号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自己的版本,还逐步融入各类新技术,并将建成004型航母。”
有网友表示,“当美国参议院民主党人让联邦政府”停摆“时……中国却在建设。”还有网友观看了社交媒体视频关于“美国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的播报后,忍不住在评论区吐槽:“的确是11艘,但它们一半却在船坞中维修。”
署名IceCream-8888的网友评论很简短:展现实力,赢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