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我们的羊绒衫,绝对保暖。”11月8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馆,蒙古国的展商们穿着特色民族服饰,一边邀请观众品尝美食,一边介绍着带来的羊绒衫展品,展馆内人流络绎不绝。这样的场景,在国家馆内随处可见。

蒙古国的羊绒制品。上游新闻记者时婷婷/摄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进博会首设最不发达国家专区,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越来越多的“全球南方”好物,正通过进博会走向全球市场。

进博会首设最不发达国家展区。上游新闻记者时婷婷/摄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上游新闻记者在国家馆、食品馆和消费品馆看到,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产品走进了进博会展区。为扩大对中国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本届进博会还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产品打造专区,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也在进博会集中亮相。
在国家馆,老挝展区的茶叶等来了老朋友。观众张先生去年进博会的时候买了一些茶叶,喝完后一直在回味,今年进博会特意来到老挝展区,没想到果然碰到了老朋友。从老挝来参展的展商们更是热情地邀请这位中国的老朋友,一起品尝今年的新茶。老挝展商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们已经连续多年参加进博会,很感谢进博会的平台让老挝的特产能走进中国市场,并在中国认识到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客商,找到了新的市场机遇。

老挝带来了当地特色茶叶。上游新闻记者时婷婷/摄
埃塞俄比亚展商Tsegaw,则将展台变成了“咖啡馆”,进到展区的观众都能喝到一杯纯正的埃塞俄比亚咖啡。Tsegaw还会特意说明不要加糖和牛奶,这样才能品尝到咖啡豆最原始的味道。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孟加拉国是进博会的常客,在孟加拉国展区,各式各样的地毯、家居饰品将展台装饰得别具特色。作为孟加拉国经济支柱之一,黄麻产品加工企业达达公司借助进博会从一个只有10人的小企业,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2000多名员工的知名企业,订单年增量超20%。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更多最不发达国家能走上进博会展台,今年进博会通过提供部分免费展位、展品留购税收优惠,以及便捷的跨境电商对接等配套支持,助力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将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轻工业品等引入中国市场。同时,还首次多议题举办全球南方分论坛,虹桥论坛也首次围绕“增强全球南方经济韧性”和“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展开研讨。在最新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5》中,也在关注开放助力全球南方工业化进程。
从展品到订单,从参展商到全球供货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最不发达国家带来了新机遇,越来越多的最不发达国家的特色商品通过进博会卖向全球,在扩大出口贸易的同时,也为当地增加了就业和发展动力,互利共赢已成为“进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