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11月8日电(谷青竹)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的大幕尚未落下,临港新片区的签约台上已是捷报频传——从高端制造到生命健康、从数字贸易到美妆消费,一批优质外资项目密集签约落户。外企扎堆的“临港热”现象,不仅是进博会“溢出效应”的生动体现,更折射出中国市场强大吸引力与临港新片区独特优势的叠加效应。
自本届进博会拉开帷幕以来,临港集团旗下园区迎来一波外资签约高潮:
11月7日,来自奥地利的百年高精度实验室仪器和过程测量系统供应商安东帕(Anton Paar),以及国际尖端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APR集团控股下属公司掣风科技等外资科技企业,不约而同选择落子漕河泾开发区,共享其“科创雨林”生态带来的发展红利。
同样选择以漕河泾开发区为未来发展重要支点的,还有国际美妆品牌蜜丝婷(MISTINE)的母公司栢特薇。蜜丝婷作为其旗下核心品牌,拥有37年科研底蕴,自2016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发展迅猛,已连续4年位居中国防晒品类销量榜首,成为“新消费”企业的典型代表。
不止于行业领军者,临港同样吸引着新秀力量的目光。新加坡科戈波特公司在今年5月将货运代理总部设在临港后,获批成为临港第三家开展增值电信业务试点的外资企业,从而大幅提升其对港航数据资源的整合能力,为行业突破全球贸易壁垒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进博会期间,该公司再次“加码”,与临港科技城公司深化合作,旨在在全球数字竞争格局下抢占产业链分工重塑的先机。
更令人瞩目的,是临港集团制度创新带来的突破。11月7日,来自美国的初创企业泊维胜科技,在进博会期间达成了深耕临港的“双签约”——与临港科技投资公司签约落地研发总部、与临港奉贤公司签约落地生产基地。据悉,泊维胜科技是临港科技投资公司旗下司南半导体超级孵化器海外引进的创业企业代表,其核心创始团队拥有20年以上半导体行业经验,均获美国博士学位,是超声设备领域名副其实的“超级个体”。
在孵化器的直接投资与全过程培育下,2024年成立的泊维胜科技现已迅速成长为近30人的科技企业,自主研发出多项声学、多普勒、列阵信号处理、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并实现自研产品小批量生产出货。泊维胜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新华财经,本次签约后,公司将在司南半导体孵化器内扩租研发总部,并在临港奉贤公司旗下生命蓝湾自建洁净生产车间作为生产总部,计划跑出一年内实现从孵化到投产的“临港加速度”。
进博会是窗口,更是起点。当下,临港新片区正努力将进博会的“6天的热度” 转化为“365天的恒温”——不仅能“引进来”,更能让企业 “留得住”“待得好”。11月5日,日企(上海)中小企业产业园(以下简称“日企产业园”)的集体亮相,就是最佳注脚。
上届进博会上,临港集团与日本瑞穗银行、瑞穗银行(中国)达成合作共建意向,日企产业园由此诞生,更创造了6个月内从无到有打造一个产业园的“临港速度”——今年1月正式揭牌、7月开园运营,目前已吸引全球精密测试仪器龙头企业岛津实验器材、日本第三大餐饮连锁企业东利多、日本最大的干细胞综合医疗机构九州再生医疗中心等一批日资企业入驻。
同时,日企产业园联动日本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瑞可利、日本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亚玛达咨询以及中国银行等一批中日优质服务商,不断扩大“日企产业园服务商联盟”规模,持续升级园区功能体系,为帮助更多日本中小企业快速链接中国市场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本届进博会,瑞穗银行、岛津实验器材、Robotbank、丽固、悠绿那、东利多、M&A、磨考、匠新孵化器等23家来自不同产业领域的日资标杆企业结队而来,全方位展示了临港对日资企业的强大吸引力,更成为在“单点突破”之外,临港招引外资的“集群效应”加速显现的生动例证。
面对外企“用脚投票”的“扎堆”的现象,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分析,临港之所以成为备受青睐之地,源于其独特的三大核心优势:其一,是链接全球的区位优势,打造了高效物流枢纽。其二,是门类齐全的产业优势,形成了强大集群效应。其三,是对标国际的制度优势,构筑了一流营商环境。
“临港不仅是上海的临港,也是中国的临港,更是走向世界的临港。”吴晓华表示。随着进博会效应的持续释放,临港这片充满活力的开放高地,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书写着中外企业“双向奔赴、互利共赢”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