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到2025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走过八载光阴。这8年,170家海外企业和27家机构从未缺席,成为8届进博会的“全勤生”。其中,不少“老朋友”参展规模逐年扩大,展出形式持续创新。进博会见证着参展企业深耕中国大市场取得的丰硕成果。
参与进博、见证进博,并受益于进博。进博会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含金量”持续提升,成为中国践行开放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
大市场成就新发展
五彩缤纷的唇膜,香气清新的洗发水,环保设计的面霜……爱茉莉太平洋携旗下七大品牌、近300件展品亮相,包括20余款中国首发、百余款中国首秀新品,吸引不少参观者。
今年,爱茉莉太平洋继续加码中国市场。“进博会是展品变商品的高效转化器。我们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努力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爱茉莉太平洋相关负责人许达仁表示。
位于农食产品展区的乐斯福也是进博会“全勤生”。8年来,乐斯福在中国的投资和业务表现均有显著增长,更借助进博会强大的平台效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仅第七届进博会前3天,我们就举行了17场集中签约仪式,达成了涵盖市场、研发、产品等多个层面的合作。”乐斯福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企业带来了多款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新品。
从2018年的36平方米小展位,到2025年的180平方米大展台,聊起连续8年参展的经历,德国水处理品牌汉斯希尔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唐鹏说:“通过进博会提供的广阔平台,企业不仅实现了展品变商品,还实现了从民用到商用的突破。”
促创新,增强投资信心
进博会持续激活创新动能,让中国大市场真正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进一步坚定跨国企业扎根中国的信心。
艾默生在中国建立了15个制造运营基地、8个研发创新中心、2个系统工程中心。“我们在中国研发的产品,不仅能满足本地需求,还为全球市场提供支持。期待通过进博会,展示企业在自动化与软件领域的先进能力,与各方开展深度技术对话。”艾默生相关负责人王毅峯表示。
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到Marie立式粒子治疗室内系统,从慢病领域的研发到细胞治疗的突破,参加进博会以来,开放创新始终是复星医药展示的关键词。“依托进博会,复星全球创新成果持续落地,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更多前沿创新在中国落地生根。”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说。
本届进博会,“全勤生”丰田与小马智行合作开发的量产版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首次亮相。该款车型已开始路测,将于明年在国内主要一线城市投放千台。“进博会为外资品牌提供了广阔发展平台,也为我们合作创新研发创造了良好条件。”丰田中国品牌营销部部长徐一鸣说。
另一个“全勤生”大众汽车携手上汽、一汽与江淮汽车,持续推动本土研发技术成果落地。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深耕中国市场,持续投资强化本土研发实力。”
搭桥梁,赢得新机遇
作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进博会坚持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不仅帮助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也为中国商品走出去搭建桥梁。
连续8年参与进博会的欧莱雅用一个个新产品、一项项新合作,展现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进博会既是经贸交往的桥梁,更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理念。”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表示,企业已提前预约了第九届进博会的入场券。
本届进博会上,正大集团组织20个业务板块的231款产品参展。“我们首次引入多款泰国产品,丰富中国消费者的餐桌。”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相关负责人薛增一说,“作为一家跨国企业,集团也为更多中国商品出口海外提供助力。”
“深耕中国”成为企业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进博会持续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功能,让越来越多企业深耕中国市场,书写全球共享中国机遇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