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9 15:58:00 股吧网页版
中网投董事长吴海:投资助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于祥明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于祥明)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近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区块链产业正从早期探索迈向深度融合,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大关。吴海表示,将继续以资本为纽带,助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据介绍,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网投”)明确了“基础设施”与“融合应用”并重投资思路,将聚焦“设施+应用”双轨投资策略,既关注关键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又关注区块链融合应用与价值场景。

  吴海表示,从全球范围看,区块链领域的投融资自2021年起进入活跃期,持续至2024年。海外市场在基础设施、新兴应用与DeFi(去中心化金融)三大领域领跑,单笔融资规模较大,且超过72%的项目处于早期阶段。数字金融属性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区块链企业注册与融资高峰出现在2017至2019年,早于全球整体节奏,显示出中国市场对新技术的高度敏感。”吴海说。

  2024年数据显示,国内投资重点集中在企业服务、金融服务和农业等领域,基础设施与元宇宙等技术融合方向亦受到关注。但是,国内B轮及以后融资项目占比仅为7%,多数仍处早期。

  “中国以联盟链为主要路径,强调技术赋能实体经济,与国外以公链及数字金融为主的发展模式形成差异。”吴海说。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4年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达58.1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应用服务层占比近半,成为市场主力。“区块链+政务”“区块链+司法”“区块链+医疗”“区块链+物流”等场景成为推动增长的关键抓手。

  在产业分层方面,基础硬件层国产化率已提升至65%,华为昇腾AI芯片与鸿蒙系统协同生态覆盖终端超500万。平台协议层则由蚂蚁、腾讯、京东等大型科技企业主导,BaaS(区块链即服务)市场集中度超过80%。应用服务层在金融、政务、供应链、医疗等实体领域贡献超七成需求,医疗数据共享平台区块链渗透率已达25%。

  吴海表示,中网投在趋势观察中提出三方面重点。其一是,核心技术正围绕性能、交互与功耗展开攻关,例如通过链上分片、硬件加速、跨链及Layer-2扩展等手段提升效能并降低能耗;其二是,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AI提升智能合约执行效率,区块链则为数据分析与合约执行提供透明与安全保障;其三是,监管科技(RegTech)成为国际共识。多国推行监管沙盒机制,DID技术应用与可验证凭证数据模型两项技术应用,对监管科技至关重要。

  吴海表示,在投资策略上,中网投明确“基础设施”与“融合应用”并重。在基础设施方面,重点布局算力芯片与数据安全领域,已投资沐曦、昆仑芯、瀚博半导体、登临科技等企业,并在密码学与数据安全方面布局三未信安、明朝万达等项目。

  在应用层面,则聚焦“区块链+政务”“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文旅”及“区块链+AI”等价值场景,持续关注BaaS服务平台与具备国际输出能力的本土技术服务商。

  “随着技术与政策的协同推进,区块链正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落地。” 吴海表示,将继续以资本为纽带,助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