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11月9日讯 2025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期间,“合和共生·智赢未来——国际银行保险高峰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围绕银保融合发展、价值转型等议题,探讨银保合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银保合作作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其价值已在全球金融市场得到印证。在欧洲等成熟市场,银保渠道的保费占比常年超过50%。这一趋势在中国市场正加速重现:近年来,国内银保业务势头迅猛,今年更以超预期的表现,成为拉动新单保费增长的主引擎。从险企三季报即可窥见一斑:多家人身险公司银保渠道的新单保费同比增幅均超过50%。
“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大背景下,银行与保险作为金融体系两大支柱,协同发展正当其时”,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在论坛中表示,近年来,新国十条和“报行合一”等监管政策的实施,推动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从粗放经营转向精细管理。2024年,我国人身险保费规模突破4万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银保渠道贡献超过40%的规模保费、60%的新单保费和30%的新业务价值,已成为保险业价值增长的重要引擎,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记者在业内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银行与保险机构探索向保障型业务转型,以满足客户的保障需求作为银保渠道产品配置的主要逻辑。其中包括,重构产品和客户的服务逻辑,拓展产品在医疗资源等维度的服务、搭建一站式服务链条等等。
比如中国太保寿险发布的“银保数智化客经解决方案”和“银保服务体系”,其中,银保数智化客经解决方案是通过洞察客户需求、串联线上线下全场景触点、推送个性化产品与服务方案,聚焦对银保业务全流程的效率提升与体验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综合业内声音来说,银保渠道未来必然前景广阔,已有预测:银保渠道有望成为未来人身险行业的第一大渠道。支撑这一预期的,是银保合作其底层逻辑正在发生变化,即从“渠道合作”走向“生态融合”,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局赋能”。
基于此,论坛中,傅帆从三个角度提出银保合作倡议,“一是共筑‘共生式’战略协同,充分发挥银保合作的独特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在满足民生需求中创造价值;二是共创‘智慧化’服务生态,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业务发展,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体验;三是共建‘可持续’发展根基,坚持合规经营、稳健发展,推动绿色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