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上,不仅有展品汇聚,还有思想碰撞。11月8日下午,2025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聚力共治·赋能发展——原创IP保护与生态构建”论坛召开。
来自产业界、学术界、司法界的专家们围绕“游戏产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与治理”话题展开对话。
知识产权侵权困扰游戏企业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率达到13.39%。在2025年科隆国际游戏展上,众多中国游戏厂商闪耀大会现场,赢得海外媒体与玩家高度评价。上海也是游戏产业的“重镇”,集聚了米哈游、叠纸、莉莉丝、鹰角、波克城市等众多知名游戏公司。
IP无疑是游戏公司最核心的资产之一。“国际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达到了50%左右,其中版权产业又占比10%左右。”上海市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单晓光说,网络游戏是知识产权产业重要的环节,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巨大潜力。
近年来,在国产游戏快速发展的同时,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始终是困扰游戏企业的一大难点。数据显示,2024年起,上海检察机关共审查起诉涉游戏知识产权的刑事犯罪案件人数90人。与会的游戏企业代表指出,当前,游戏外挂、私服为代表的传统黑灰产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诸如非法账号交易、未公开内容泄密等新型侵权行为日益凸显。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企业自身的利益,更危及用户数据安全以及整个IP内容行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发展推动游戏产业不断发展,同时也让游戏产业的侵权形态更趋多样化。”在上海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许春明看来,政府机关、游戏企业、行业协会需加强联动,通过协同共商、经验分享,不断完善游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协同保护共建良好产业生态
为应对挑战,从政府到司法机关再到企业,都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挑战,单打独斗有时也就意味着“势单力薄”。
“我们坚信未来的出路在于共治,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是点,而行业协同治理则能够将点连成线,乃至线连成面。”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罗希建议,建立行业的信息互通机制,共商前沿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维权经验。共同探索针对新型侵权的认定与取证标准,降低企业维权门槛。同时,积极与协会、监管机构形成更紧密的常态化合作,共建行业IP生态。
“共治”也是众多与会者的共识。在本次论坛上,上海市网络游戏行业协会、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徐汇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以及米哈游、盛趣游戏、叠纸游戏、莉莉丝游戏、鹰角网络、波克城市、巨人网络、哔哩哔哩、支付宝等国内头部游戏企业及互联网平台,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市网络游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共商机制”。
这是全国首个专注于网络游戏领域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的政企联动机制,能够成为政府部门感知产业前沿脉搏的重要触角,有助于更精准地把握产业痛点,为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制定注入来自产业一线的智慧。
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受聘担任“共商机制”专家委员会成员。他们将基于深入的行业相关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为“共商机制”的落地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