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ST金泰(金力泰,300225.SZ)公告,因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及3名高管合计被罚款46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在获知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兴华所”)拟对公司2024年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后,金力泰3名高管决定不接受。但在之后正式披露的审计报告中,中兴华所仍对金力泰2024年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对其2024年度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出具了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无独有偶,南卫股份(603880.SH)11月4日披露的公司相关人员收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天衡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天衡所”)对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在沟通过程中,南卫股份相关人员向天衡所负责人咨询,审计报告的结论能否修改?天衡所负责人明确回复,结论是确定的,不可能修改。
业内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审计机构可以通过独立审计识别风险,对上市公司起到监督制衡的作用,进而促进上市公司强化内部控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坚持专业判断和独立立场,值得肯定。
会计所“无法表示意见”
据上海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5年4月23日,金力泰时任董事长、总裁罗甸,时任董事、执行总裁、董事会秘书吴纯超,时任财务总监隋静媛,三人商量后决定,不接受年报审计机构中兴华所拟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预计公司无法在法定期限(2025年4月30日之前)内完成2024年年报的编制及披露工作。
自当天晚上起,金力泰4次披露公司预计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提示公告。直至7月1日晚,金力泰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中兴华所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的金力泰2024年度财报审计报告也同时披露。
审计报告称,金力泰2024年度通过与3家相关贸易商于每季度初签订采购协议并向相关贸易商转出资金,于每季度末签订采购解除协议由相关贸易商转回资金。中兴财所核查后发现,2024年金力泰向相关贸易商转出资金累计9.31亿元,累计转回9.30亿元。
经对上述贸易商资金延伸核查,金力泰存在将资金转出至相关贸易商后,相关贸易商又在接近时间点将相近金额转出至非供货主体的异常情形。“我们无法识别非供货主体是否为资金占用通道方,金力泰公司资金存在通过资金占用通道方流向最终资金占用主体的重大风险。”审计报告表示。
上述资金转出及转回在现金流量表中的上期数以净额列式。中兴华所未能对以上事项进行完整的资金流穿透,以判断最终资金占用主体、用途、规模及对应余额,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无法判断相关财务报表列报涉及科目及金额的准确性。
此外,在两项涉及股权投资的事项上,也存在中兴华所无法判断相关财务报表列报涉及科目和金额的准确性,无法判断股权交易款是否为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情形。
对于金力泰2024年内部控制,中兴华所则直接出具了否定意见:由于存在上述重大缺陷及其对实现控制目标的影响,金力泰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结论确定不可能修改
与金力泰类似,南卫股份被审计机构“硬刚”也与资金占用问题有关。
因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平、前任财务总监项琴华,存在内幕交易违法情形,江苏证监局日前决定,对二人分别罚没4710.67万元、160.17万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内幕信息为天衡所对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导致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并停牌。
2023年1月,天衡所年审会计师发现南卫股份有倒贷的资金被挪用尚未归还的情况。3月初,年审会计师基本确认公司存在资金占用的问题,确定拟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告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拟对2022年度内部控制情况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4月中旬,天衡所拟定南卫股份2022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初稿。李平向天衡所负责人咨询审计报告的结论能否修改,天衡所负责人则明确告诉李平,结论是确定的,不可能修改。
4月28日,南卫股份方面披露,因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占用公司资金,天衡所对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导致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并停牌。
天衡所在审计报告中表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南卫股份应收实际控制人李平及附属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款(含利息)4335.49万元。南卫股份的内部控制未能防止或及时发现并纠正上述违规行为,存在重大缺陷,内部控制失效。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黄江东认为,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审计机构能够通过查验会计记录、银行流水、内部审批文件等方式,识别资金异常流向,并在财务审计与内控审计中及时揭示资金占用风险。与此同时,审计机构的意见能够向市场传达公司财务存在风险的信号,能够促使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正视问题,推动整改,同时为监管部门、投资者提供判断依据。
知名财税审专家刘志耕也表示,审计机构可以通过独立审计识别风险,对上市公司起到监督制衡的作用,进而促进上市公司强化内部控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针对审计机构在内控审计中能够坚持专业判断和独立立场的相关案例,专家都给予肯定,认为这体现了较高的职业操守,有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诚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