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胖东来集团公布最新销售数据:截至2025年11月8日,2025年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合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00.35亿元。

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其创始人于东来设定的“销售额200亿以内”目标,更比2024年全年销售额高出3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控规模”目标不敌市场热情
今年3月,于东来曾公开表示:“要控制销售规模,计划销售额控制在200亿以内”。他给出的理由是“销售额如果上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承担更多的压力,这样不免对企业最初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然而,市场的热烈追捧让这一目标在11月初就被打破。胖东来集团官网显示,今年其销售增长势头强劲,仅在今年国庆假期8天时间内,集团销售额就达到8.2亿元,日均销售额超1亿元。截至2025年11月8日,公司合计销售额达200.35亿元。
从胖东来本年各业态销售情况来看,超市业态依旧遥遥领先,超109亿元。从胖东来本年各门店销售情况看,时代广场店高居榜首,超51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胖东来商贸集团销售额达169.64亿元,各业态中年销售额最高的是超市,许昌达到59.45亿元,新乡为21.48亿元,单品中茶叶销售额为6.19亿元,15个销售场所中时代广场营业额最高,达到44.13亿元。于东来此前在2025中国超市调改大会上透露,胖东来目前没有贷款,账上有超40亿元资金。
保持初心与规模扩张的平衡难题
此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让于东来面临“幸福的烦恼”:一方面,业绩的高速增长印证了胖东来模式的市场认可度;另一方面,如何在不牺牲员工福祉和企业价值观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新课题。
实际上,于东来近年来在“降速”上不遗余力。早在2023年和2024年的多次公开演讲中,于东来就曾透露过2025年底的关店计划,包括生活广场店的重新选址。今年6月,于东来在直播中再次明确,将关闭多家胖东来门店,包括生活广场、人民路店、五一路店等。
提及闭店原因,于东来当时解释称:“这些店的经营都很好,但因这些老店、小店的品质已经跟不上了,所以选择逐步关掉。”
“我们不是要把企业做的多么大,而是希望我们更多的员工懂得好的理念,有健全的人格,过的更加健康,更加轻松,更加美好。”于东来称。
一直以来,胖东来以其“员工幸福、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在零售业独树一帜,这种理念贯穿于企业的经营之中,例如胖东来每年将95%的利润分给员工,疫情期间主动降价、频频捐款,诚信待客等。其还积极帮扶同业,向超百家企业输出管理模式,调整改造后的永辉超市、步步高等均取得良好成效。
如今,随着规模持续扩大,这家被誉为“零售业乌托邦”的企业也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其如何在保持初心与应对增长之间找到平衡,将持续受到业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