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金婉霞)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正在上海召开。专注于神经科学的全球制药公司灵北再赴进博之约,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公开资料显示,灵北已专注神经科学领域70余载,目前,该公司90%的研发管线集中在神经罕见病和神经专科领域。此外,灵北还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展临床试验,拥有25个已上市产品,其中7个属于神经罕见病和神经专科领域。2024年灵北的产品组合平均每日惠及超700万名患者。
中国是灵北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灵北始终致力于将全球创新的成果引入中国。目前灵北在中国上市的产品涵盖了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偏头痛等脑部疾病治疗领域。在过去15年(2011年至2025年)间,灵北已累计服务超过7400万人次中国脑部疾病患者。近五年,灵北显著加快了临床研发步伐,试验已覆盖全国19个省份(直辖市)。在加速新药研发的同时,灵北也积极致力于疾病知识普及与患者教育,并通过多措并举提升治疗方案的可及性,全面践行其改善中国患者生活质量的承诺。
在本届进博会上,灵北展示了在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治疗领域取得的关键突破。在神经罕见病领域,灵北用于治疗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在研药物bexicaserin在中国同步启动了全球三期临床研究,该药物已获得美国与中国的突破性治疗药物的双重认定。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10月份,在神经罕见病领域,仅有两款药物获得了中国的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而bexicaserin正是其中之一。
在神经专科领域,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是关注热点之一。偏头痛在中国有约1.3亿患者,是位列第二的常见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灵北将改善偏头痛的治疗列为在中国的首要任务。2024年,灵北在进博会上首秀的用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靶向CGRP单克隆抗体药物艾普奈珠单抗,今年取得了里程碑进展:最新三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该药物在亚洲慢性偏头痛人群的疗效。
灵北中国(内地与香港)总经理张一帆表示:“进博会作为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促进全球共享的重要平台,持续释放出强劲的‘放大器’和‘溢出效应’,为灵北这样的全球制药公司提供了深化本土合作、共促神经科学发展的宝贵机遇。我们希望能借助进博会的‘放大器’作用,让更多人看见罕见病患者群体的迫切需求,了解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必要性和价值。同时,我们希望能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加速灵北在神经专科和神经罕见病领域全球创新成果的引入,尽早惠及更为广泛的中国脑部疾病患者。此外,我们希望能借助进博会这一开放平台,扩大与本土脑部健康生态系统相关方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给中国患者、照护者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为‘健康中国2030’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