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八届进博会“全勤生”,来伊份今年参会再度刷新纪录——2.52亿元采购签约额、60款出海产品集中亮相、五大品牌矩阵首次协同出击。这场盛会背后,是来伊份从单一零食品牌到“全球品牌管理生态平台”的八年蜕变。来伊份创始人、董事长施永雷在进博会展台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深度剖析了企业借进博会东风闯出的“战略升级”之路,以及在“双循环”格局下的未来布局。
从“懵懵懂懂”到“链接全球”:
八年赴约淬炼内功
“第一次参加进博会时,我们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参与者,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海外好产品引进来;到今天,我们已经能以平台架构承接全球资源,这是八年进博会带给我们的最大蜕变。”在来伊份展台再次见到施永雷时,他不无感慨地说。
数据显示,截至第八届进博会,来伊份累计采购金额已突破14.7亿元,合作版图覆盖马来西亚、意大利、比利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贡献了来伊份旗下高端进口品牌“亚米”70%以上的核心货源。
这种蜕变首先体现在角色定位的升级上。施永雷告诉记者:早年参展时,来伊份的核心身份是“采购商”,展台陈列的多是单一品类的进口零食;而本届进博会,企业首次以“全球品牌管理生态平台”身份亮相,集中展示来伊份、亚米(高端进口)、醉爱(酱香白酒)、沪威(威士忌)、养馋记(社区零售)五大品牌矩阵,展品涵盖150个SKU,其中60个为首次公开的出海产品。
“过去消费者提到来伊份,想到的只是瓜子、蜜饯;现在我们要让大家知道,来伊份能提供从日常零食到高端酒饮、从社区零售到文化IP的全场景服务。”施永雷说,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企业重构组织架构的必然结果。
深度共创,健康为基:
重构零食消费价值坐标系
从进博会回溯来伊份发展之路,记者看到的是一场中国消费品牌从“简单贸易”到“深度共创”的跨越,以及以健康为基,瞄准情绪价值和体验的消费升级。
以来伊份合作的马来西亚贝纳丝巧克力为例,公司2024年与其合作开发亚米80%可可浓醇黑巧克力,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今年双方将推出68%香烤榛子巧克力新品,而且类似的合作模式已复制到多个品牌中。施永雷告诉记者,今年进博会达成合作的项目不仅限于传统的OEM采购,还拓展至联合礼盒开发、新品共创等战略性联名模式,标志着来伊份与全球伙伴的合作关系正迈向更深层次。
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更体现在供应链能力的重构上。依托八年参展积累的全球资源,来伊份已建立“全球黄金产区精选体系”。“以椰子水为例,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泰国原产地的香水椰更受消费者喜爱,于是去年12月深入调研,经过半年时间完成了产区更换。”施永雷表示,以“全球黄金产区精选体系”为核心驱动,优化采购供应链条,可以最大程度压缩采购成本,让消费者更有性价比地在家门口吃到全球美味。
在消费升级浪潮下,如何跳出“价格战”陷阱,找到差异化竞争路径?施永雷给出的答案是“健康+情绪”双轮驱动。本届进博会上,来伊份亚米品牌呈现的众多美食中,一批兼具“全球风味”与“健康属性”的零食尤为引人注目。
“过去零食行业拼的是口味和价格,现在我们要重新定义零食的价值——既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也要提供情感慰藉。”这种战略思考,在来伊份本届进博会的展品中得到充分体现。据施永雷介绍,企业已建立“五低一洁”(低糖、低脂、低卡、低盐、低GI、清洁配方)产品标准,并以此贯穿于全系列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中,未来健康系列产品在来伊份产品线占比将越来越大。
“双循环”加码,千店计划落地:
剑指“全球品牌管理生态平台”
站在第八届进博会的新起点,施永雷为来伊份描绘了清晰的未来蓝图:通过“引进来”深化供应链协同,通过“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同时依托社区零售品牌“养馋记”打通“最后一公里”,打造“全球品牌管理生态平台”。
在“引进来”方面,来伊份将进一步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深化与全球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在“走出去”方面,来伊份已制定“三步走”海外拓展计划。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越南等超过18个国家和地区的本地商超渠道,业务处于稳健的拓展阶段。
社区零售成为来伊份打通“双循环”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来伊份旗下品牌“养馋记”目前已在江浙沪布局超300家门店,计划2027年实现“千店目标”。施永雷表示,“养馋记”将依托来伊份的全球供应链优势,打造“家门口的一站式解馋集合店”,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好品质、价够低”的消费选择。未来,来伊份将通过其核心的来伊份生活店与养馋记的多维互补,共同推动社区零售业态的升级迭代。
对于未来,施永雷信心满满:“八年进博之旅见证了我们从‘产品思维’到‘生态思维’的转变,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进博会为战略接口,整合全球资源,服务国内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