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0 04:38:10 股吧网页版
对公锚定重点领域 个贷向 “稳” 而行
来源:经济参考报

  42家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悉数披露,财报数据勾勒出银行业资产配置动向,上市银行纷纷加大对绿色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同时优化个贷资产结构,优质资产规模持续扩容。专家表示,随着银行系统性调整信贷结构,在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其自身资产质量也呈现结构性改善趋势。

  对公:科技绿色贷款高增

  对公业务作为银行资产的“压舱石”,其结构调整成为资产优化的核心抓手。三季报显示,上市银行信贷资源加速向科技、绿色等重点领域倾斜。

  上市银行在科技领域的业务拓展成效显著,多家银行客户数量与贷款余额实现较快增长。例如上海银行今年1至9月科技贷款投放金额1662.92亿元,同比增长33.83%,2025年9月末余额1976.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6%;浦发银行三季报显示,报告期末,公司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5万户,较上年末净增超1.1万户,公司科技金融贷款(人行统计口径)余额超万亿元;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科技企业客户数428859户,较上年末增长9.5%,科技贷款余额2975.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

  绿色金融领域的增长态势同样强劲,不少上市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较上年末保持两位数增幅。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5.89万亿元,较年初同口径增长18.38%;浦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为7002.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70%;民生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为3385.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07.72亿元,增幅13.69%;杭州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1048.56亿元,同口径较年初增加163.29亿元,增幅18.45%。

  除信贷外,银行还通过投资绿色债券、发展绿色租赁等方式,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矩阵。邮储银行三季度投资5亿元绿色债券基金,绿色贷款余额9992.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2%。沪农商行披露,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绿色金融资产规模达到993.49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643.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1%;表内绿色债券投资余额15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表外理财投资绿色债券余额10.62亿元;绿色租赁余额179.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71%。

  央行近日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从行业层面印证了上述重点领域的增长潜力。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3.5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增加6.47万亿元;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7.54万家,获贷率为50.3%,比去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本外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56万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5.8个百分点。

  个贷:聚集低风险资产

  去年以来,银行零售业务整体面临挑战,资产质量承压。从三季报来看,在优质资产持续扩容与风险防控措施双重发力下,部分上市银行个贷不良率出现回落。

  平安银行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该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24%,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较2025年6月末的1.27%下降0.03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卡不良率自去年二季度以来连续六个季度下降,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为2.25%,较上年末下降0.31个百分点;个人消费贷不良率为1.16%,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较2025年6月末的1.37%下降0.2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三季度个人贷款余额止跌回稳,单季新增32.14亿元。

  “本行升级风险模型,提升客户识别能力,实现更精准的客群分类;同时,持续优化客群和资产结构,落实客户分类分层经营,推进优质资产投放,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个人贷款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平安银行在三季报中表示。

  南京银行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个人贷款余额达3383.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7%。零售资产质量边际持续改善,母公司个人贷款不良率1.33%,较上季度末下降0.1个百分点。

  上市银行持续锚定违约风险低、收益稳定的资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与车贷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贷款成为不少银行重点发力的领域。

  例如中信银行稳步加大按揭投放力度,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该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0790.9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65.11亿元,业务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其余额占全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的76.12%。招商银行1至9月在一二线城市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额占公司个人住房贷款新发放总额的91.21%,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在一二线城市的个人住房贷款期末余额占本公司个人住房贷款期末余额的87.98%。上海银行同样聚焦居民首套及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与规模增长,2025年1至9月住房按揭贷款投放金额228.17亿元,同比增长5.47%,其中上海地区投放金额138.87亿元,同比增长6.65%。

  浦发银行则不断做大零售新能源汽车贷款规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其零售信贷绿色新能源汽车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为166.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6.12亿元,增长83.81%,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占汽车贷款余额比重达49.1%;持续促动新能源汽车分期消费,信用卡新能源车分期业务贷款余额247.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6.78亿元。平安银行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贷款业务,1至9月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516.73亿元,同比增长23.1%。

  资产质量呈现结构性改善趋势

  三季报显示,A股上市银行整体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健。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2家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10家较上年末持平。其中,西安银行、重庆银行、齐鲁银行不良率下降幅度超10个基点。从绝对值看,16家银行不良率低于1%。

  招商证券研究指出,三季度末股份行、城商行较二季度末小幅改善,国有行、农商行持平,整体不良率保持稳定。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测算平均不良净生成率0.84%,较上半年回落3个基点,同比回落86个基点。“当前最大压力仍在零售端,好在三季度数据显示上市银行不良净生成有所趋缓,但零售存量风险处置仍需关注,预计明年二季度前后会看到零售不良的拐点。”该机构表示。

  “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呈现结构性改善趋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这一趋势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放更加精准投向有实际需求的优质领域,多家银行加速处置存量不良资产,加大核销力度,风险处置效率提升等。当前宏观经济仍处于修复阶段,消费与地产需求偏弱,零售端不良压力未根本缓解,需关注区域分化与新兴领域风险敞口。

  娄飞鹏表示,银行正系统性调整信贷结构,向绿色、科技、制造业等“五篇大文章”领域集中投放,科技与制造业企业多为“专精特新”或产业链核心企业,具备技术壁垒与稳定现金流,贷款质量优于传统地产与平台类贷款。但是,制造业整体仍面临产能过剩与出口承压压力仍存风险,部分科技企业可能面临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银行通过信贷资源向高成长性、低风险行业倾斜,正在实现从“被动风控”向“主动赋能”的转型。随着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渠道拓宽、绿色金融标准完善,银行在这些领域的风险敞口将逐步从“信用风险”转向“技术风险”等,其可管理性更强。长期看,这一趋势将推动银行资产质量从“总量改善”迈向“结构优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