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运河秀难藏,最美风情在泗阳。秋冬相交时节,记者赴全国百强县江苏泗阳调研采访,在智能制造车间、高标准农田地头,随处可见一派火热生产、忙碌丰收的景象。近年来,泗阳聚焦建设“千里运河最美县”,致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优秀县,投资环境日臻完善,众多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接连在泗阳投资落户,形成高端纺织和绿色家居两大主导产业引领、机电装备和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鼎立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根基夯实筑牢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泗阳县域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稳步提升。2023年首次跻身百强县之列,位居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第94位;2024年又较上年前移一个位次,位列第93位。
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是泗阳做强工业经济、狠抓实体经济的重要战略。实践中,泗阳坚持优结构、建链群、强产业,按照“强链塑优势、补链提韧劲、延链增附加值”链式思维,重点突破龙头项目招引,狠抓链上节点支撑企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落户,实现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着力厚植产业竞争新优势。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泗阳聚焦“2+3+N”产业体系(即高端纺织、绿色家居两大主导产业,新型食品、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优势产业以及其他特色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激光光电、新材料等10条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不断创新招商模式,提升招商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以全产业链思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2024年,泗阳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7个。2025年,招商引资热度持续攀升,全年有望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0个。在招商成绩斐然的同时,重点产业也呈现出“链式集聚”的高质量发展势头。2024年,全县10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10%以上,高端纺织、绿色家居、新型食品三大产业规上产值分别达到318.08亿元、116.62亿元、51亿元;2025年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分别突破380亿元、120亿元、100亿元。
与此同时,泗阳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成效显著。泗阳县经济开发区跻身江苏省级开发区前40强,吴江(泗阳)工业园获评“2024区域最具投资潜力产业园区”,泗阳高新区入选“江苏最具成长潜力开发区”……
改革创新活力迸发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县域投资环境的品牌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泗阳始终将营商环境的打造作为县委县政府一号工程,坚持改革创新,聚力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守信践诺的信用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公平包容的监管环境以及亲清新型的政商环境等“五大环境”。
泗阳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千方百计激活要素资源,不断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例,泗阳着力推动牵引性、示范性、首创性改革,近两年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9项、省级以上推广改革成果20项,政务服务综窗队伍职业化发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融合应用等“泗阳经验”受到省级推广。
科技创新方面,泗阳坚持将科技创新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着力构建“举县机制、全域科创”大格局,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在苏州市吴江区设立的泗阳(吴江)科创飞地等载体作用,高效运转新质力智创孵化大厦,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向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县不断迈进。
围绕政务环境、信用环境和要素环境的打造,泗阳注重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措施,紧扣企业切实需求、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高频登记事项“全程网办”“零跑动”,创新“承诺导引”、联合助企、定制管家、“拿地即开工”等保障举措,全力保障企业土地、融资等生产要素供给,全方位提供有温度、更便利的政务服务,让企业在泗阳“想投、敢投、放心投”。2024年新增经营主体1.1万余个、总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近60%。
在公平包容的监管环境方面,泗阳探索建立“企业宁静期”制度,依法依规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柔性审慎执法,推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综合查一次”跨部门涉企联合执法监管频次同比下降35%。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严惩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让企业有更强的发展安心感和获得感。
在亲清新型的政商环境方面,泗阳常态化开展企业家问需早餐会、政银企对接活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广泛听取、及时解决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合理诉求。深入开展涉企服务“中梗阻”问题专项整治,推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
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泗阳的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在苏北乃至全省叫响了“泗易办”政务服务品牌,站稳全省营商环境第一方阵。2023年和2024年,泗阳营商环境综合考评连续两年位列宿迁全市第一。在江苏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泗阳多次进入江苏全省前十行列,最高排第7名。
上市公司龙头引领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在“千里运河最美县”这一金字招牌吸引下,来自江苏本省以及浙江、广东等外省的上市公司纷纷落户泗阳,为泗阳产业发展带来了硬实力和新气象。
上市公司往往都是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领军企业,能在产业链发展中发挥极大的强链、补链作用。如高端纺织产业是泗阳传统支柱产业,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四成左右。近年来,通过引进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盛虹”,000301.SZ)等上市公司,泗阳有力推动了县域高端纺织产业的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作为“世界500强”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上市子公司,东方盛虹在泗阳投资兴建的控股公司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将废塑料瓶处理后得到绿色再生面料,应用在服装、家纺等诸多领域。据测算,回收利用8个矿泉水瓶就可以做一件POLO衫,28个矿泉水瓶就可以做成一件冲锋衣。这家企业每年能“吃掉”300亿只矿泉水瓶,年减少碳排放100万吨,有效解决聚酯产品废弃后的环境污染问题。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公示的《2025年5G工厂名录》中,位于泗阳县经济开发区的江苏桐昆恒欣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桐昆5G工厂入选。这家公司2020年10月成立,是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桐昆股份”,601233.SH)旗下企业。桐昆股份是全球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销量常年稳居行业第一,产品主要用于服装面料、家纺产品的制造。全中国每年生产的化纤,有80%都是涤纶长丝,而涤纶长丝里,超过20%来自桐昆股份。经过多年智能化改造,泗阳桐昆5G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已高达95%,行业首台套挂丝机器人、5G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多项智能化应用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成为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本。
随着东方盛虹、桐昆股份等上市公司的先后落户,泗阳县的高端纺织产业企业“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引进纺织装备、新品纺纱、印染、辅料生产等配套企业,形成了纺丝、织造、化纤、染整、成衣等上下游贯通的全产业链。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上市公司的助力。2021年,总投资50亿元的江苏大自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成功落户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签约到试生产仅用了11个月,创造了项目建设的“泗阳速度”。项目落户后,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集聚引领作用,吸引了大批产业链配套企业落户,有力促进行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提升。更早前的2013年,当时尚未上市的金牌橱柜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牌家居”,603180.SH)就看中了泗阳的家居产业环境,投资兴建了江苏金牌橱柜有限公司。从最初单一厨柜生产线逐步扩展至衣柜、木门等全品类布局年产能突破90万套,金牌家居在泗阳按下智能化发展“快进键”,建成了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024年实现开票销售12.42亿元、纳税6000余万元,跻身“2024宿迁民营企业百强”第50位。
上市公司云集泗阳,既推动了产业壮大发展,又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带动作用。2021年4月,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绿生物”,300970.SZ)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为泗阳首家A股上市企业、宿迁首家上市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挂牌上市企业14家,上市“后备军”20家,初步形成了“培育一批、股改一批、挂牌一批、上市一批、融资一批”的资本市场梯次发展格局。
在泗阳,类似东方盛虹、金牌家居这样的上市公司并不少见。如专注于化学纤维原液着色和先进功能改性材料生产和研发的苏州宝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丽迪”,300906.SZ),业务涵盖动物营养、动物育种等现代农牧全产业链的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大集团”,002311.SZ),都先后落户泗阳,并实现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泗阳县委书记范德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地方发展来说,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软实力、就是竞争力。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泗阳近年来主动对标江苏乃至全国最高标准、最优实践,聚焦企业关切,持续发力、打造优化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环境,着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支点城市,奋力描绘更具实力、更有内涵的“千里运河最美县”的愿景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