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0 06:51:11 股吧网页版
“全勤生”对话“新面孔” 与进博同行,与中国消费者面对面
来源:人民日报

  对话嘉宾:

  张蕾拜耳中国及东北亚区传播副总裁

  斯蒂芬·达令小小伞品牌创始人

  本届进博会,170家企业和27家机构第八年参展,成为展会的“全勤生”。同时,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较上届新增600多家,其中不乏第一次参展的“新面孔”。记者邀请到连续8年参展的德国生命科学企业拜耳和首次参展的新西兰儿童营养品牌小小伞相关负责人,请他们分享对于进博会以及中国市场的看法与期待。

  记者: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常办常新、越办越好,您如何看待进博会这一平台?

  张蕾:进博会给企业提供了将展品变为商品、从展商变为投资商的机会。我刚开始参展的时候,跨国企业更多是把全球的创新成果带到中国。随着进博会的举办,跨国企业有更多机会了解中国市场、接触中国的消费者和客户,和中国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实现共创共享。

  斯蒂芬·达令:我们很早就知道进博会这一平台,考虑到今年公司业务足够成熟,我们才选择主动参加。通过进博会,我们找到了不少发展的机遇,也遇到了许多与我们同频共振的伙伴,他们向我们分享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我们很受启发。

  记者:通过实地参与进博会,您有哪些感受与收获?

  张蕾:8年来,我们见证了进博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参展商品的种类、复杂程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借助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众多合作伙伴,并进行开放式合作和创新,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斯蒂芬·达令:进博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接与消费者互动的机会。我们尝试将品牌的理念讲给消费者,也向消费者学习该怎样去生产、推出商品,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展会结束后,我们会系统讨论意见与反馈,更好地将公司的产品推广出去。

  记者: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全球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您如何看待跨国企业在华的发展与机遇?

  张蕾:从创新和市场的角度,中国无疑是拜耳在全球重要的战略支柱。不久后,我们将在北京亦庄正式投入运营开放创新中心。我们希望将更多合作伙伴纳入创新生态体系中,把更多的创新前沿成果转化成产品,服务更多中国客户。未来,我们愿意持续投资中国,利用好中国创新引擎的力量,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斯蒂芬·达令: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并且向外国企业敞开大门。我们要更快更好地深耕中国市场,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来自新西兰的高品质商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