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建·共智·共享”为主题的AtomGit全新升级暨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新一代“开源+人工智能”一体化基础设施平台AtomGit及人工智能开源社区。该平台将于11月21日正式上线,欢迎更多生态伙伴与开发者加入共建共享行列。
“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对汇聚创新资源、培育新业态,把握科技革命机遇、赋能工信领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说,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组织及行业企业协作下,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正式成立,配套开源协作平台也将正式上线。这将为提升我国人工智能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全栈解决方案、推动应用落地提供支撑。
“代码+模型+环境+算力”全覆盖
“人工智能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全球开源生态已迈入以大模型与智能体为技术驱动的‘新开源时代’。”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开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涛表示。
“从技术方向看,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是当前开源领域中增长最快、影响力最大的部分。”蒋涛说,复旦大学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中国在AI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和专利数量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
在模型市场占有率方面,美国约占全球市场的37%,中国约为18%;在智能体领域,中美两国市场份额基本持平。
随着全球AI竞争加剧,谁能在开源生态中形成合力,谁就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动。面向这一趋势,AtomGit将以“开源+AI”一体化平台为核心,打造开放、中立、公益的基础设施,提供覆盖“代码+模型+环境+算力”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开源平台建设是整个开源生态建设的核心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软件学院院长胡春明说,“科学技术的创新需要‘基石’和‘加速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开源平台这一核心基础设施,产业安全也离不开这一基础设施的保障。”
蒋涛介绍,AtomGit平台将支持国产芯片和主流深度学习框架,提升AI工程化能力,打通从“能跑得通”到“能交付、能落地”的创新通道。同时,平台将推动国产算力协同、智能体训练场构建、数据生态开放与人才循环体系建设,实现从模型到算力的全链条协同。
协力打造AI开源生态
胡春明建议,企业、社区、开发者应携手建设AtomGit平台,推动开源项目、标准规范与技术体系协同发展;加强交流、联合攻关,把知识、技术、数据汇聚在一起,融入开源社区,并通过项目实战,培养一批真正懂AI、会协作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开放优质课程内容、科研平台与实践案例,依托AtomGit平台,将教育、科研与社会应用有机衔接,构建开源教育生态。
为实现共建、共智、共享,各方正在积极行动。
“今年,华为昇腾AI处理器的异构计算架构CANN和昇腾应用使能套件都将全栈开源开放到AtomGit平台,支持开发者深度挖掘昇腾潜力,共同定义技术标准和发展方向。”华为昇腾计算业务副总裁张良说,要将新技术融入AtomGit社区,实现技术资源全球共享;坚持技术驱动,共同制定新技术标准和开发规范;坚持开放共创,与广大开发者共同定义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标准,开创开放共创的新范式。
“代码仓迁移至AtomGit平台后,社区基础设施效能显著提升,开发协作体验进一步优化,有力推动了开发者培养体系的完善。”开源鸿蒙项目群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章晓峰介绍,开源鸿蒙正积极拓展新方向,联合各方力量共建统一推理开发平台与智能体交互框架。
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陈尚义分享了“飞桨”框架与文心大模型的全球成果,并表示百度将以“开源+AI”共建生态的理念,积极参与AtomGit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建设,共同推动算力适配、工具链开放和大模型协同创新,助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开源与AI融合平台。
“平台将聚合全球开源模型,协同不同领域的算力,服务好全球开发者。”蒋涛表示,AtomGit平台的3年目标是建设一个全球领先的AI开源和模型协作平台,推动整个国产模型和算力生态的繁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AI开源产业基础。
熊继军表示,要以更高站位汇聚共建力量,以更实举措深化行业应用,以更大力度夯实人才底座,以更宽视野深化国际合作。他说,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要充分发挥中立平台作用,加强优质模型、算力资源和行业数据集在社区中的有效汇聚、开放共享与高效配置;行业龙头企业要积极拥抱开源,尽快实现向“价值共创”的转变。同时,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将开源理念深度融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社区也要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深化与国际平台的交流合作,实现全球高水平项目和开发者“引进来”,国内高影响力开源项目“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