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赴进博,嘉吉中国区总裁管慧丽深切感受到,在华深耕逾50年,嘉吉始终与“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课题同频共振。
全球技术融合本土洞察,是嘉吉在中国市场把握农食新机遇的创新引擎。为顺应中国养殖业规模化趋势,今年,嘉吉聚焦养殖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以营养优化和技术赋能帮助行业客户提高养殖效率、实现可持续的农场收益。
那么,数字化的进程将如何改变未来养殖行业的运营模式与成本结构?在第八届进博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采访了嘉吉动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猪料业务董事总经理权太勇和嘉吉动物营养与健康中国数字服务负责人王亚当。

第八届进博会嘉里展台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韵摄数字化应对饲料配方痛点
“标准化、智能化、可持续已成为中国养殖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权太勇表示,以养猪行业为例,随着散养户的急剧消失,规模化带来的行业变革将迫使养猪企业更加注重降本增效,升级品种、改良营养、标准管理已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三大途径。
权太勇进一步强调,在规模化过程中,可持续的议题常常被忽略但却机会巨大,由于国土有限,嘉吉非常重视中等规模家庭农场的发展。西欧“以地定养”模式值得借鉴,权太勇建议,国内大型养殖基地需坚持适度规模,形成循环农业。

嘉吉动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猪料业务董事总经理权太勇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韵摄
此外,提升饲料利用效率、降低粮食损耗也是嘉吉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第八届进博会的嘉吉展台,50余款动物营养及健康解决方案集中展示,“闪电配方MAX”全球首发。
经现场模型演示,记者了解到,通过在线近红外检测与云计算,该技术系统如同为饲料产线装上一个“智能大脑”,可实现饲料的实时检测及配方的自动精调,让传统养殖告别饲料配方“货不对板”的痛点。
王亚当告诉记者,饲料成品的质量波动是饲料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造成这种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饲料厂的检测频次和配方调整频率无法跟上原料的营养指标变化。为了避免这种波动对养殖效益的影响,配方师会在设计配方时增加一定的“安全系数”,即营养溢量,饲料成本也就随着上升。
为了从源头上降低成本损耗,嘉吉研发团队开发出一套软硬件配套的数字化系统,可实时检测生产线上的原料数值,并精准计算其营养价值,根据变化自动微调配方比例,从而让每一吨成品料的实际营养值最大程度接近配方设计值,减少批次差异,实现降本增效。
精准营养释放养殖业利润空间
“未来三年,嘉吉动物营养与健康业务的重心将继续放在强化营养体系方面的核心能力,引领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权太勇告诉记者,建立一个营养体系,需要识别各种动物对营养素的需求,还要对原料进行精准解读,现在结合实时扫描和成熟的原料营养数据库,可确保营养配比精准,达到动物需求和饲料供给相匹配。
王亚当补充道,该数字化解决方案已在欧美20多家工厂经过了超10年的试点应用,此次主要进行了云端化升级,并将其与中国的数据库和服务紧密相连。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以常见的猪饲料和鸡饲料为例,每吨饲料可节省的成本在7元至20元之间,这是一个巨量的数据。

嘉吉动物营养与健康中国数字服务负责人王亚当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韵摄
“当前,中国猪肉价格仍处底部波动,在行业低毛利背景下,每吨10元的净利增加都是巨大的收益。”王亚当认为,养猪业的未来趋势是要养得好,当前市场创新养殖模式呈现多条路径,但成立的前提是,有频繁且剧烈的猪价周期波动给到行业足够的利润空间去试错,但未来价格波动在行业努力下会被熨平,这意味着行业需要更加以安全、持续、稳定、低成本的方式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肉类产品。
饲料的精准营养是提升母猪生产效率、增加断奶仔猪数量的关键。在王亚当看来,精调原料对饲料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企业效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过去颗粒饲料保证了大规模工业生产品质稳定,如今数字化系统能帮助配方工艺实现精准营养的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