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时尚与奢侈品行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呈现出显著分化态势。北美及中国市场的强劲复苏为部分品牌注入增长动力,加拿大鹅凭借直营渠道与亚太市场双轮驱动,在中国大陆实现高双位数增长;Ralph Lauren通过高端化战略在全球营收增长17%,中国市场增速持续领跑;专业跑鞋品牌Brooks更以海外市场82%的爆发式增长,展现细分领域的增长潜力。
然而,行业内部结构性挑战依然严峻。科蒂集团全线下滑恐跌出全球美妆十强;Hugo Boss在亚太市场增长乏力,显露品牌本地化困境;Michael Kors虽显露企稳迹象,但仍面临从销量驱动向价值驱动的转型压力。与此同时,战略调整持续深化:Balmain创意总监Olivier Rousteing离任标志着品牌重塑的起点;奢侈品牌区域定价策略转变,显示行业正从价格吸引转向体验竞争。另外,上海警方逮捕22人特大奢侈品制假售假团队,中国对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强。这些动态共同勾勒出行业在复苏与转型并行的新阶段。
1. 加拿大鹅第二季度中国市场引领全球复苏
Canada Goose加拿大鹅公布截至2025年9月28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整体营收与核心渠道表现稳健。凭借强劲的直营(DTC)业务增长、亚太市场的亮眼表现以及中国大陆市场的持续突破,加拿大鹅在全球零售疲软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韧性与执行力。
中国市场领跑亚太,带动区域业绩高增长。本季度,加拿大鹅亚太市场营收同比大增 20%,成为品牌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直营渠道与集团采购业务的双轮驱动,其中中国大陆与日本市场贡献突出。
尤其是中国大陆市场,凭借强劲的消费需求与品牌影响力,实现了直营渠道的高双位数增长,带动亚太地区整体可比销售额实现高个位数百分比增长。
点评:第二季度的业绩反映了强劲的直营渠道表现和稳健的可比销售额增长,品牌正精准投入资源,全面提升产品矩阵、优化品牌与消费者体验。
2. Ralph Lauren上季度全球营收同比增长17%
美东时间11月6日开盘前,美国时尚奢侈品集团 Ralph Lauren Corp公布了截至9月27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全球总营收同比增长17%至20亿美元(按固定汇率:+14%),超出预期,所有地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逾30%,增速与第一财季相当。
财报发布后,截至11月6日收盘,Ralph Lauren 公司股价较上一交易日微跌0.6%至315.04美元/股,过去12个月的累计涨幅超过50%,当前市值约为197亿美元。
核心业务保持中两位数增长;高潜力品类(女装、外套、手袋)同比强劲增长达双位数,增速超过公司整体增长。DTC渠道平均单价(AUR)同比增长12%,高于预期,反映品牌持续高端化趋势、正价销售强劲及低于计划的打折促销水平。
各地区均实现两位数收入增长,其中以亚洲和欧洲领涨,北美增长加速至13%。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逾30%,与第一季度增速相当。
点评:增长势头强劲,但拉夫·劳伦的价值更体现在其成功的高端化战略与健康的增长质量上。
3. 科蒂集团恐跌出全球美妆十强
美国时间11月5日,科蒂交出了一份各业务部门、市场全线下滑的最新一季成绩单。
聚焦整体业绩表现,2026财年Q1(2025年7月1日-2025年9月30日,以下换算时间即为2025年Q3)科蒂集团净收入为15.77亿美元,按报告下降6%,按可比口径(LFL)基准,较上年同期下滑8%;报告的净利润为6460万美元,按报告下滑19%,净利润率同样下滑至4.1%。
大众美妆部门报告营业亏损770万美元,亏损率为1.5%,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0.3%,较上年同期的4.3%有所恶化;报告和调整后的毛利率为64.5%,同比下降100个基点,反映营收下降及关税带来的40个基点的阻力;高端美妆部门、大众美妆部门齐跌,按报告口径分别下滑4%、9%,按LFL口径分别下跌6%、11%;三大地区全线下滑,亚太地区跌幅最大,下滑9%,中国市场有逐渐改善趋势,香水品类优于其他美容品类;在2025年前三季度国际上市美妆集团榜单中,科蒂处于Puig集团和高德美之间,若资生堂未出现大幅下滑(即低于科蒂业绩),则科蒂为榜单TOP10,较之前排名下滑一位,处于吊车尾位置。
点评:巨头的位置也不是牢不可破的。
4. Balmain 创意总监 Olivier Rousteing离职
法国奢侈品牌 Balmain宣布:在任超过十四年的创意总监 Olivier Rousteing 已经离职。
2011年4月,年仅25岁的 Olivier Rousteing 出任品牌创意总监。他也是任职法国大型时装公司最年轻的、第一位非洲裔创意总监。
2003年,Olivier Rousteing 开启职业生涯,加入意大利奢侈品牌 Roberto Cavalli,后晋升为女装成衣系列创意总监。 2009年他加入 Balmain,与时任创意总监、法国设计师 Christophe Decarnin 密切合作 。2022年,Olivier Rousteing 与 Creative Artists Agency 签约,开始“探索娱乐和流行文化领域新的商业拓展机会,与其 Balmain 创意总监的身份形成互补。”
Balmain 尚未公布 Olivier Rousteing 的继任者,但表示 “品牌新的创意架构将在适当时候公布”。
点评:Balmain创意时代更迭,Rousteing离任标志着品牌站在了重塑其商业与创意战略的新起点。
5. LVMH集团在进博会携旗下七家代表性品牌亮相
2025年11月5日,继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之后,全球精品时尚行业领导者 LVMH集团第六次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
在上海这座融汇东西的全球创意之都,LVMH集团再次展现与中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与合作纽带。值此《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届缔约方大会(COP21)十周年之际,LVMH 集团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主题,携旗下七家代表性品牌呈献卓越、创意与精湛技艺,诠释负责任的美学理念如何启迪未来愿景。
点评:六度赴约进博,LVMH以可持续时尚诠释“相生共荣”的中法对话。
6.Michael Kors 显露企稳迹象
截至9 月 27 日的 2025 财年第二季度,Capri 集团整体营收 8.56 亿美元,同比下滑 2.5%,但更重要的是,Michael Kors 的业务趋势开始显露企稳迹象,在经历数个季度的负增长后,该品牌全价同店销售额首次转正,这一细节或许标志着品牌的修复周期已经步入新阶段。
虽然 Michael Kors 第二财季营收同比下降 1.8%,恒定汇率下跌 3.3%,但相比第一季度7.7%的跌幅,趋势已明显改善,这种跌幅收窄,往往是品牌进入复苏周期的前兆。
与此同时,Capri 集团整体调整后营业利润为 2000 万美元,利润率降至 2.3%,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压力来自 Versace 和 Jimmy Choo 的重组与费用计提,换句话说,Michael Kors 已成为集团当前唯一具有盈利韧性的核心品牌。
在 Versace 以 14 亿美元出售给 Prada、Jimmy Choo 面临市场波动的大背景下,Michael Kors 的稳反而成为一种稀缺。
点评:Capri走出并购失败的阴影。
7. Hugo Boss的“中年危机”
Hugo Boss 发布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集团实现总销售额 9.89 亿欧元,同比下降约 4%,按恒定汇率销售额下滑约 1%。
按地区分,美洲地区销售额增长约 3%,EMEA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销售额下滑约 2%,包括中国的亚太地区销售额下滑约 4%。
按渠道分,数字业务增长约 2%,直营零售基本持平,批发渠道下滑约 5%,主要因交货时间影响。
在赚钱能力方面,第三季度毛利率为 61.2%,比去年同期提升约 1个百分点,去年约60.2%,息税前利润EBIT基本维持稳定,同比约下降 1%,EBIT 利润率为约 9.6%,比去年提升约 30 个基点。
Hugo Boss 第三季度增长乏力,通过成本管控、毛利率改善和渠道结构优化,公司在利润率上表现出一定韧性,这在当前高端时尚行业普遍面临需求放缓和汇率背景下,颇具有代表性。
然而,增长动力的缺失仍是清晰可见,尤其是在其战略增长地区亚太市场,尚未出现明显复苏,而公司也警示全年业绩可能仅落于指引区间的下端。
点评:Hugo Boss业绩下跌原因不止是宏观环境,而是品牌文化的本地共鸣力不足。
8. BROOKS 第三季度全球营收同比增长17%
美国专业跑步品牌 BROOKS(布鲁克斯)公布截止9月30日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数据: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7%,实现连续第九个季度同比增长,且所有地区与渠道均取得两位数增长。
这一增长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加速扩张。今年截至目前,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23%,亚太与拉丁美洲市场同比增长82%。
在整体市场向好的背景下,BROOKS 称其已占据美国全国零售渠道专业跑鞋市场份额榜首。今年截至第三季度,美国全国零售渠道销量前六的成人专业跑鞋中,BROOKS 占据三款,数量超过其他任何品牌。
国际市场方面,BROOKS 在法国和德国市场分别实现15%和29%的增长,超过两国专业跑鞋市场的整体增速 —— 法国为9%,德国为23%。品牌表示,凭借这一增长势头,其在德国市场已追平此前的行业领导者,目前与对方共同占据跑鞋这一细分市场的榜首位置。
点评:业绩增长一方面源于品牌“对跑者的坚定关注”,另一方面得益于专业跑鞋市场的整体强劲需求。
9.历峰报警,上海22人涉嫌造假被抓
近日上海警方披露一起特大制售假冒国际品牌首饰案件,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现场查获假冒首饰5万余件,涉案金额超过7000万元。
案件起因于今年6月,拥有卡地亚、梵克雅宝等奢侈品集团历峰在网络巡查中发现,有多个短视频平台直播间在销售假冒品牌首饰,且部分账号标注发货地位于上海宝山,集团随即向宝山区“蓝鲸”护企工作站求助。警方随后展开追踪调查。
目前,2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点评:制假售假结局只会得到金手铐。
10. LV、Gucci在中国的定价比法国高出10%
在2025年第三季度,Burberry、Chanel、Dior、Gucci、Louis Vuitton 和 Prada 六大品牌的手袋价格在不同市场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其中日本的价差缩小幅度最大,报告指出,欧元走强是这一现象的主要驱动力。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Louis Vuitton 与 Gucci 在美国和中国的售价仍比法国高出10%以上。而Dior的情况正好相反,其在日本和美国的售价已低于法国本土。
这意味着,全球奢侈品的区域套利时代正在终结,而品牌正在通过更复杂的定价系统控制利润与稀缺性。
欧元的升值是直接因素,自2025年初以来,欧元兑美元与人民币持续走强,使法国和欧元区市场的价格在换算后相对便宜。
过去,奢侈品通常每年在欧洲提价一次以追赶通胀,如今汇率变化迫使他们更频繁地调整非欧元区市场的价格,以维持利润率平衡。但汇率只是表面,真正的变化在于品牌正在重新计算不同市场的消费承受力。
在中国和美国,奢侈品不再只是价格敏感的商品,而是身份信号与体验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品牌有了更大的空间维持溢价。
点评:奢侈品牌的核心战场,正从价格吸引转向体验吸引,谁能在本地化营销、服务、零售体验上建立新优势,谁才能留住全球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