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0 14:32:20 股吧网页版
长短视频激战正酣 爱优腾如何破局求生?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李丹

  2025年,爆款剧集与微短剧百花齐放,视频平台在IP、流量与商业化的多维博弈正在决定未来市场格局。

  2025年暑期,优酷独播剧《藏海传》以最高40.1%的市占率成为“剧王”,却因过度广告植入引发用户吐槽。与此同时,爱奇艺的《生万物》收视率破4,全端播放市占率达39.83%。腾讯视频则加码短剧,推出最高500万元的激励政策。

  这些现象背后,是长视频平台在内容制作、IP开发与商业化探索上的激烈竞争。随着微短剧市场规模在2025年可能触及千亿门槛,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三大平台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

  竞争格局:腾讯领跑爱奇艺稳健优酷反弹

  曾经“优爱腾”的三足鼎立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

  阿里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虎鲸文娱集团(原阿里大文娱)经调整EBITA盈利3600万元。而爱奇艺已连续14个季度保持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盈利。虽然优酷的盈利根基依然脆弱,但在2025年暑期档表现出了强劲的反弹势头。据云合数据报告,优酷凭借《藏海传》《以法之名》两部大剧摘得全网累计有效播放榜单TOP2席位。《藏海传》自5月中旬上线以来,云合市占率一度突破40%,成为今年以来长剧市场的头部爆款作品。

  爱奇艺则凭借“长+短”内容策略稳固基本盘。2025年上半年新剧均V30有效播放TOP20中,爱奇艺共有八部作品入围,是上榜作品数量最多的平台。

  腾讯视频通过“头部大剧+精品垂类”双轮驱动,在2025年上半年以55.9亿正片有效播放量成为TOP10中总播放量最高的平台。

  IP战略:系列化开发与精品化制作

  面对高昂的内容成本,三大平台在IP开发上采取了不同策略。

  腾讯视频依托阅文集团的IP生态,持续推出系列化作品。《庆余年》前两季的成功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2025年,腾讯视频更宣布将剧集预算的10%-20%用于横屏短剧开发,实现IP的长短联动。

  爱奇艺则坚持“头部+垂直”的内容策略,通过《临江仙》《朝雪录》《生万物》等剧集的内容热度,巩固在女性和现实题材赛道的领先优势。其“迷雾剧场”持续推出《乌云之上》和《借命而生》等悬疑剧,维持品牌影响力。

  优酷虽坚持“头部、大剧、独播”战略,但内容投入与产出比不尽理想。优酷内部推行的“单集平均投入与产出”评价体系,要求每集都达到精品标准,这反而推高了制作成本。

  加大微短剧投入 AI技术赋能内容制作

  微短剧已成为视频平台必争之地。《2025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微短剧的市场规模已突破634亿元,用户规模达6.9亿,覆盖68.4%的网民。

  各平台纷纷加大投入:腾讯视频推出“腾讯视频AI创作大赛·i短剧”,总奖池达120万元,并上线竖屏短剧剧本合作开放平台,提供最高单本22万元的奖励扶持。爱奇艺将“爱奇艺极速版APP”改名为“爱奇艺微短剧APP”,并发布“精品微剧千部计划”。优酷2025年3月成立“微短剧中心”,将APP首页“短视频”标签更新为“短剧”标签。

  在商业化方面,会员服务成为更为重要的收入来源。2025年第二季度,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40.9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达61.7%。同时,各平台纷纷探索广告与会员服务的创新模式。海外市场也成为新的增长点。

  面对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三大平台纷纷通过技术赋能提升竞争力。

  腾讯视频启动AI创作大赛,试图在AI技术重构短剧生产逻辑的关键期,提前锁定优质内容供给源头。爱奇艺则与阶跃星辰共建“麟跃”AI联合实验室,探索AI在内容制作环节的应用。短剧《大王别慌张2》利用AI技术,将数字资产的制作效率提升了惊人的10倍以上。

  未来展望:生态竞争与政策红利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平台之间的竞争已从单点比拼升级为全生态博弈。

  字节系通过红果短剧与抖音电商的深度融合,尝试构建“短剧-电商”闭环。腾讯视频则通过整合微信商业流量与阅文集团IP生态,打造自身的内容壁垒。

  近期,广电总局放宽电视剧40集上限限制,取消季播剧一年播出间隔期,并首次明确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TV大屏。中金报告指出,新政预计将释放超50亿元的制作产能,推动2025-2027年电视剧总投资规模保持12%-15%的复合增长。

  爱奇艺带着14个季度持续盈利的底气,在“长+短”双内容战略上并行;腾讯视频凭借IP生态与技术投入,同时在古装与现实题材两大战场发力;优酷则凭借工作室机制与精品化路线,迎来了暑期档的强势反弹。

  未来的竞争已不限于传统长视频领域,而是在IP价值挖掘、技术应用创新、生态协同效应的全方位较量。随着政策东风吹拂、技术变革加速,视频平台的竞争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章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