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彭)今年以来,随着港股走出一轮强劲的反弹行情,多路资金借道港股ETF持续涌入港股市场。
彭博终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9日,多只港股相关ETF规模显著增长。其中,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获得近544亿元资金净流入;港股通科技30ETF、港股通非银ETF、港股通创新药ETF均获得200亿元以上资金净流入。
彭博行业研究高级ETF分析师、亚洲ETF主管冼素君(Rebecca Sin)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凭借便捷性和高效性,ETF仍是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首选工具。2025年,港股ETF吸引了超过50%的跨境资金流入,尽管仅占中国ETF市场总资产的10%。其中,8月创纪录的100亿美元资金流入,凸显投资者对港股的定向配置需求持续升温。相比之下,通过跨境交易机制直接参与的个人投资者需满足严格条件,这使ETF成为更为便捷的替代选择。
彭博行业研究高级ETF分析师埃里克·巴尔丘纳斯(Eric Balchunas)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未来几年,中国有望在亚太地区ETF市场的资产管理规模(AUM)、资金流入、流动性和产品供给等多个方面创下新纪录。在政府持续推动下,包括加快产品审批、推出更多创新产品以及加大对股市的政策支持力度,今年ETF总交易量已创下历史新高。监管机构采取的积极举措,如优化审批流程与提供资金支持,预计将推动更多产品上市,吸引海外做市商参与,并提升个人投资者对长期、低成本、高流动性ETF产品的接受度。
冼素君进一步表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ETF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潜力。截至2024年6月,国内ETF个人投资者仅约1000万人,整体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金融教育的不断深入,公众对ETF的认知和接受度预计将持续提升,推动市场在低基数上实现快速扩张。
“在产品供给方面,中国ETF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目前主动管理型、衍生品类、杠杆及反向型等产品类型相对缺乏。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放开,预计将有更多创新型ETF获批落地,进一步释放资产管理规模与交易潜力。” 冼素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