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0日电(崔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经济顾问会田卓司呼吁日本央行推迟加息,此番言论再度引发市场对日本政府与央行之间政策协调边界及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关注。
会田卓司表示,日本央行应避免在12月加息。建议至少推迟至2026年1月再考虑政策调整,以支持当前仍显脆弱的经济复苏。
会田卓司指出,日本经济在第三季度可能出现萎缩,在家庭实际收入尚未恢复正增长的背景下,加息将对财政刺激措施形成对冲,增加经济下行风险。他强调,若日本央行确信2026财年经济将实现稳健增长,则明年1月加息更具可行性。
会田卓司并非高市早苗顾问团队中唯一就加息时点发声者。此前,安倍经济学主要设计者之一本田悦朗亦表示,10月加息“可能较为困难”,并认为12月加息更为合适。
高市早苗本人一贯主张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她明确表示,日本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与政府经济目标保持一致,并指出当前通胀主要由原材料成本推动,而非内需驱动,因此需谨慎对待加息时机。
日内,高市早苗再度表达了对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期望,强调政府与央行之间的合作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高市早苗指出,政府对整体经济政策负有最终责任,而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市早苗希望日本央行能够持续与政府密切合作,在制定政策时关注经济、物价及金融情势的发展,以确保政策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此外,高市早苗还表示,希望日本央行能够引导适当的货币政策,使日本能够可持续地实现2%的通胀目标。她指出,这一通胀目标不仅受到成本推动因素的影响,还应受益于工资增长。通过促进工资增长,可以进一步推动内需,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日本央行内部对维持宽松立场存在分歧。在10月30日结束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约0.5%不变,为今年1月加息以来连续第六次按兵不动。但九名政策委员会成员中有两人投下反对票:委员高田创认为物价稳定目标已基本实现;委员田村直树则主张在通胀风险上升背景下应上调利率。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会后表示,希望在调整政策前“再确认更多数据”,并指出2026年春季劳资谈判结果将是关键参考因素。但他同时说明,央行只需观察到初步势头,未必需等待最终结果。
市场对政策前景高度敏感。目前,投资者焦点集中于日本央行是否会在12月19日或2026年1月采取行动。
近期,日元持续承压。日本央行10月会议后,美元兑日元一度走弱至154,创2025年2月以来新低。会田卓司认为,日元在140–150区间总体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促进生产回流,但贬值亦推高进口成本,加剧民众生活负担。
数据显示,日本通胀已连续三年多超过央行2%的目标,而实际工资则连续17个月同比下滑。这种成本推动型通胀格局,使货币政策制定面临两难。
据市场调查,约半数日本央行观察人士预计12月将加息,而约98%的受访者认为最迟将在2026年1月前行动。未来政策走向将取决于第三季度GDP是否确认萎缩、家庭实际收入能否改善等关键指标。
国际层面,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敦促日本政府给予央行足够政策空间,以稳定通胀预期和汇率。若日元快速贬值至接近160,亦可能迫使日本央行提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