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0日电 人民银行10日开展119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鉴于当日有783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416亿元。
上周(11月3日-7日)央行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实现净回笼15722亿元,创下2024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月初外生扰动因素相对有限,资金面整体维持宽松态势,周一至周四,隔夜资金利率R001持稳于1.36%,7天资金利率R007同样稳定在1.46%附近,单日波动不足1BP。
周五面临7000亿元3M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尽管央行已提前于周三完成等额续作,但续作时点错位给周五带来资金缺口,加之周五逆回购操作延续缩量,使得当日净回笼总量超过9000亿元。大额回笼压力下,资金面边际收敛,R001环比上行3bp至1.39%,R007小幅升至1.47%。
“周五资金体感边际收敛和央行‘缩短放长’,并不代表央行态度边际转向,6月至今宽松为流动性主旋律,而且11月乐观的资金指标数量进一步增加,3M期Shibor延续下行,DR007价格开始向7天OMO靠拢。考虑到基本面和融资需求疲软,央行宽松正在逐步兑现,DR001有望向7天OMO-20BP 演绎。”财通证券分析称。
本周(11月10日-14日)逆回购到期规模大幅下降至4958亿元;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将上升至4242亿元,其中周一和周四单日净缴款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考虑货币政策态度似乎尚未改变,公开市场到期压力大幅下降,央行有望加大资金投放使资金重回平稳。尽管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创下7月中旬以来的新高,但在此背景下央行是否会加大公开市场国债买入的规模也值得关注。
在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看来,税期未至,且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占用也不高,本周资金面或将继续保持相对平稳。今年以来逆回购单周到期规模中枢接近万亿元,本周4900+亿元的到期体量相对温和,且无单日集中大额到期冲击。扰动因素在于政府债净缴款压力提升。不过,从以往操作经验看,恰逢央行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的常规续作窗口(本月到期规模为3000亿元),预计央行将给予流动性支持,部分对冲政府债缴款影响。在此背景下,隔夜利率或将围绕1.35-1.36%窄幅波动,7天资金价格将围绕1.47%的中枢水平运行,发生大幅偏离的可能性较低。
消息面上,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4—2025年)。报告指出,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持续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围绕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教育等领域金融需求,丰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供给;增强央行基础征信服务功能,优化征信市场布局,进一步提升信用信息共享质效。
华创固收表示,整体来看,11月缴款压力或较10月放大,但在央行偏积极的呵护下,预计资金收紧的风险有限。当前央行持仓占国债市场存量的规模6%左右,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空间。但需要考虑的是,央行或借鉴去年买债经验,在买债规模、机制上进行调整,以减少对于债券二级市场的短期影响,关注买债规模及节奏安排。
财通证券指出,建议淡化对于资金价格单日波动的关注,央行态度呵护背景下,6月至今的资金宽松为主旋律,特别是近期资金微观特征中的价格信号愈发乐观,继续维持11月资金无忧的观点,关注后续隔夜匿名是否突破1.30%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