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0日收盘,万得氟化工概念指数涨幅达到2.78%,万得磷化工概念指数涨幅达到3.09%,在所有概念板块指数中涨幅居于前列。此外,钛白粉概念指数涨幅达到1.72%。
氟化工概念指数板块中,鲁西化工涨停,永太科技、多氟多、氯碱化工涨幅居前。
磷化工概念指数板块中,清水源、川发龙蟒、云天化、云图控股涨幅居前。
钛白粉概念指数板块中,安纳达涨停,龙佰集团涨幅超过4%。
近日,申万宏源基础化工首席分析师宋涛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历近4年调整,原本预计化工行业2026年至2027年出现供小于求格局,但“反内卷”加速了这一反转。磷矿景气周期或至少维持至2027年底;制冷剂供需向好,价格持续上涨,有望长周期保持景气;钛矿供给偏紧,钛白粉供给持续优化加上需求稳步增长,价格中枢有望抬升。

11月7日,宋涛在上证报主办的上证·首席讲坛上,开讲化工行业反转逻辑
针对细分品种,宋涛认为,磷矿景气周期或维持至2027年底,2025年至2027年供需偏紧,储能需求带动磷酸铁锂主流地位,磷酸铁价格底部回暖,行业开工率2025年至2027年有望提升至48%、65%、82%。重点关注一体化及磷矿增量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云天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新洋丰、云图控股等一批企业磷矿储量高,具备一定规模的磷矿产能,部分企业手握一部分在建矿山。
“制冷剂供需向好,价格持续上涨,长周期景气维持。”宋涛表示,二代制冷剂(如R22)因破坏臭氧层,需按《蒙特利尔议定书》逐步淘汰,2026年配额进一步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总量维持,意味着供给端长期“天花板”锁定,行业格局进一步向头部集中。下游需求短期受益于国内空调“国补”政策刺激,长期亚非拉等新兴市场需求旺盛,供需错配下,三代制冷剂内外贸价格有望持续共振上行。
公开信息显示,巨化股份三代配额达到27.1万吨,占比34%,一体化优势强;三美股份、东岳集团、东阳光等都掌握一定比例的三代制冷剂配额。
关于钛矿和钛白粉,宋涛认为钛矿供给偏紧,高景气有望维持,全球储量回落、产量增速放缓,中国储量占21.6%、产量占35%,但对外依存度41%,未来增量有限。钛白粉中国产能占全球超50%,需求复合增速4%,海外地产修复利好出口。
此外,宋涛认为有机硅2025年至2026年无新增产能,供需格局改善。公开信息显示,兴发集团、新安股份、鲁西化工等企业有机硅单体产量具备一定规模。
宋涛表示,化工资本开支高峰已过叠加“反内卷”,国内外需求见底,化工逐步进入右侧拐点区间。当前化工资本开支二阶导转负,固定资产加上新增产能增速下滑至7%左右,产能投放高峰已过。
宋涛称,由于中国化工产业占全球比重近65%,未来一两年或达70%,化工行业与全球经济关联紧密,受全球需求影响显著。随着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国内外需求见底。同时,我国政策端强调“反内卷”,加强价格调控监管机制,可重点关注农化链、纺服链及地产链部分产品,其中农化链关注氮肥及煤化工、磷化工、钾肥、农药等;纺服链关注锦纶、涤纶、氨纶、瓶片、染料等;地产链关注海外出口相关的MDI、钛白粉、有机硅等,“反内卷”相关政策关注纯碱、氯碱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