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0 17:12:30 股吧网页版
科锐国际四度亮相进博会 以全球人才服务赋能高水平开放
来源:上观新闻


K图 300662_0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启幕。作为二十届四中全会后中国举办的首场重大经济外交活动,本届进博会吸引155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成为展现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链接全球资源的核心平台。作为进博会“老朋友”,科锐国际第四次亮相“服务贸易展区”,携全球专家洞察、前瞻研究成果及全链条人才解决方案,彰显新时代下的全球化服务能力与独特优势。

  本届进博会期间,科锐国际深度参与由静安区人社局、苏河湾集团与进博局联合主办的“链接全球人才助力产业创新——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对接活动”。活动聚焦本土消费品市场转型趋势,围绕新消费环境下企业人才需求变革、人才策略优化等核心议题深入研讨,为企业破解人才挑战、把握转型机遇提供实战思路,以人才赋能驱动业务高质量增长。科锐国际灵活用工业务总监吴振浩受邀出席并作主题分享。

  当前,中国正经历深刻消费场景革命。上海静安区作为中心城区核心板块,凭借高国际化程度、密集高端要素集聚及发达服务经济,成为这场革命的重要引领者。该区以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各类首店引进数量居全市首位,已成为时尚消费集聚高地。

  吴振浩指出,外资企业扎根中国、推进本土化运营过程中,人才本土化始终是关键课题。随着中国消费场景从传统销售向沉浸式体验加速转型,外资品牌对既懂国际品牌调性、又熟悉中国本土消费习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从能解读品牌文化、营造场景氛围的品牌体验官,到精通全域数字化营销的运营人才,再到适配首店开业、短期展会的灵活用工需求,外资企业面临人才标准重构、用工模式创新等多重挑战。与此同时,人才地图重构成为行业新常态,以奢侈品销售岗位为例,人才来源已从传统门店、快消领域,拓展至房地产、酒店管理、空乘服务、新能源汽车等跨界领域,多元背景渐成人才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提升销售额、提高生产率、增加利润率已成为消费品领域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市场销售、数智化全域营销、生产运营端三大类人才需求持续提升。其中,品牌总经理年薪200-500万、电商运营负责人200-300 万、海外市场总监200-300 万、CMO150-500万、IP新媒体运营30-80万;生产运营端则急需传统研发技术、工艺改造升级技术、质量管理、成本管控、精益生产、流程管理相关人才。(数据来源:《2025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科锐国际资深行业专家对2025年热门职位薪酬的预测,薪酬为税前年薪,对标一线城市)

  吴振浩进一步分析,面对新消费时代的人才挑战,企业普遍面临“找得到之难、用得好之困、变得快之惑”三重压力:复合型人才稀缺加剧行业内卷;新生代员工更注重价值认同,导致人才培养管理成本高企、留存率偏低;项目制运作与季节性业务波动显著,部分企业组织架构僵化,难以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变化。针对这些痛点,他提出重塑“精准+敏捷”人才新生态的破局之道,围绕企业决策层、经理人、执行层及人才储备各层级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专家智库、高管猎寻、RPO(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校招等分层分类服务,构建覆盖人才全生命周期的供给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科锐国际服务的众多外资客户本身为全球化企业。科锐国际不仅是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核心人力资源伙伴,深度参与其本土化进程,更跟随企业全球布局“走出去”,在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区域的人才配置项目中实现“相互成就”。

  于自身发展而言,近年来科锐国际积极顺应全球化趋势,持续拓展海外业务版图。截至目前,公司已在中国、英国、美国、荷兰、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瑞士、日本及中东地区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00余家分支机构,着力构建广泛的全球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科锐国际深度联动旗下深耕欧美市场的专业人才服务子公司The IN Group。依托多元化品牌矩阵、全面的人才解决方案及完善的服务网络,多维度支持大健康、高科技、汽车、智能终端、金融等领域的中国出海企业及海外本土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搭建人才供应链,全方位助力企业顺利出海、稳健扎根、长久发展。

  “十五五”规划建议从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四个方面作出系统部署,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勾勒新蓝图。科锐国际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全球化整体人才解决方案:一方面,助力更多全球化企业在中国市场扎根、茁壮成长,实现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另一方面,将沉淀的全球服务经验赋能更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为其搭建坚实的全球人才供应链——既帮助世界顶尖企业在全球变局中重塑团队力量,也陪伴中国企业稳步走向全球舞台中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