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9亿美元!
这是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交出的意向成交额答卷。从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的578.3亿美元,再到本届的834.9亿美元,数据的攀升不仅镌刻着进博会的成长轨迹,更印证着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承诺。
无论是广交会上展现的外贸创新发展动能,还是进博会上展商们对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均彰显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立场。
开放之诺:以“与天下同利”破变局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进博会正是大海中涌动的开放暖流。八年耕耘,进博会从单一展会升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总体收紧、分化加剧、动能转换”,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5》揭示了当前世界开放的复杂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世界开放指数为0.7545,同比下降0.05%,其中发达经济体开放指数同比下降0.25%。
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国的选择引人注目。1990年至2024年,中国开放指数从0.5891升至0.7634,35年间提升近三成,升幅位居全球前列。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郑重承诺,成为八年来从未动摇的行动纲领。
从首届30万平方米的展区,到本届超43万平方米的展览规模,从3600多家企业参展到4108家企业齐聚,规模持续扩容的背后,是中国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的实力支撑,是“十四五”时期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的发展韧性,是扩大进口与稳定出口的有机联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最不发达国家专区,来自相关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参展的非洲企业数量较上年增长80%,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参展企业数量也增长了23.1%。
“以前,我们把农产品卖到中国不是一件容易事。”来自非洲贝宁的CAFRICOM有限公司总经理萨利姆·达萨里带着腰果、乳木果油等特产首次参展,他感慨地说:“中国的关税减免措施让我们获得了公平发展的机会,进博会是帮助我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中国是巴西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进博会是我们与中国市场深入对话、携手共赢的重要桥梁。”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经济发展厅厅长塞萨尔·米兰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通过进博会,巴西不仅收获了合作伙伴,更建立了信任与友谊。
东帝汶咖啡协会会长丹尼尔·梁说,进博会让东帝汶咖啡从“小批量散装出口”走向品牌化运营,“从东帝汶的山地到中国消费者的杯中,进博会架起了合作桥梁,让咖啡香飘更远,让两国人民心更近”。
“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安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表示,今年的进博会继续秉持“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更加开放、更富创新,“朋友圈”越来越大。全球各方能够强烈感受到中国在未来五年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信心、决心和行动。
共享之约:以“出口中国”架起共赢桥梁
这是一封邀请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的邀请函。
在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前夕,商务部在上海世界会客厅举办了“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宣布将举办十大主题活动,包括主题国全面对接、区域特色对接、行业专题对接等。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将聚焦持续做大“朋友圈”,让中国机遇“惠全球”;多维搭建对接渠道,让更多商品“进得来”;精心打造消费场景,让优质商品“卖得好”;总结评估活动成效,让出口中国“走得远”。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机遇,正让“出口中国”与“投资中国”“购在中国”联动互促、融合共生。
进博会期间,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宋为群表示:“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不仅为世界经济注入了确定性,更让跨国企业看到了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的广阔未来。作为进博会‘全勤生’,我们已将50多项精准医疗创新从展台引入临床,落地近80项高质量合作。”
通过进博会,中国正为全球企业搭建对接超大规模市场的高效通道。今年进博会首次设立“跨境电商优选平台”及“跨境电商服务区”,做实细分领域“重要采购商选品会”,为电商平台、新零售渠道商等打造专场活动。依托“数字进博”平台实现智能匹配,助力境外展品精准对接中国市场。
“在中国深耕的36年来,我们与中国市场双向奔赴、彼此成就。”进博会期间,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叶菲做客人民网访谈间时表示,中国经济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这意味着要持续加大在华投入,提升高端产品产能,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升级的需求。
共赢之实:以合作之力驱未来之擎
在进博会上,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争相亮相,更多首发、首秀从这里走进中国乃至全球市场,讲述着鲜活的“进博故事”。
在场馆内,不同肤色的手相握、不同语言交织,多位参展商表示,“人多生意多”,会场内更热闹了;在场馆外,展商们亲历了中国制度性改革的红利,体验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立邦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钟中林说,进博会带来的持续红利让企业愈发坚信“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企业在2024年展会上达成的千万元级意向合作已陆续落地,这种“以展促合”的模式为行业上下游协同搭建了桥梁,也激活了整个产业生态的合作活力。
对本土人才的需求,也是外资企业扎根中国的缩影。“随着中国消费场景从传统销售向沉浸式体验加速转型,外资品牌对既懂国际品牌特性、又熟悉本土消费习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科锐国际灵活用工业务总监吴振浩表示,要构建“精准+敏捷”的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坚实的全球人才供应链,既帮助跨国公司在全球变局中重塑团队力量,也陪伴中国企业稳步走向全球舞台。
进博会期间,近20位跨国公司高管做客人民网访谈间表示,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未来同行。未来要加强与中国产业链伙伴的合作,以技术创新响应产业需求,以生态合作拓宽发展边界,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第八届进博会刚落幕,已有展商积极报名第九届展会。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我们已正式签约参展第九届进博会,将持续聚焦端侧AI、6G等前沿领域,带着全新的技术创新与合作成果再度赴约。”
进博会像是望远镜,让“未来”提前抵达眼前;进博会又像显微镜,让“个体”被时代对焦。第八届进博会圆满落幕,但“机遇中国”的精彩故事仍在续写。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乘开放春风与世界双向奔赴,未来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