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682.730吨,同比下降7.95%。其中,黄金首饰270.036吨,同比下降32.50%;金条及金币352.116吨,同比增长24.55%。
在金价持续走高的背景下,黄金首饰消费首当其冲,受到明显抑制。与此同时,黄金税收新规的实施也为品牌珠宝商带来经营压力。面对市场环境的转变,多家珠宝品牌正积极调整策略,加快向高附加值业务转型。
世界黄金协会认为,黄金税收新规将对中国金饰行业产生更显著影响,这也加剧了珠宝商在过去几年已经面临的挑战:如何在高金价环境中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
轻量化、高附加值金饰更受青睐
尽管前三季度黄金首饰消费量整体大幅下滑,但不同品类产品的市场表现差异显著。中国黄金协会指出,轻克重、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仍保持较强市场吸引力,销售情况较好。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金饰零售市场洞察》(以下简称“《洞察》”)也显示,轻克重黄金产品对零售商销售额的贡献占比进一步提升。零售商反馈,2025年上半年,10克以内黄金产品占其金饰销量的45%。相较于2023年(上一次调研该问题时)的37%显著增长。考虑到近年来金价飙升背景下轻克重黄金产品越发受欢迎,且行业在设计创新方面持续发力,这一变化或许并不意外。同时,金价上涨也导致20克以上的产品销量下滑,而10—20克区间的产品销量则保持稳定。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金饰消费量遇冷,每克产品附加值提升成行业突围关键。黄金珠宝零售商着力提升每克金饰贡献毛利,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提升品牌使用费标准;二是提升批发毛利率;三是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毛利率产品占比。高端化珠宝和轻量化、时尚化珠宝均主要以计件方式(也称为“一口价”或定价产品),其在设计、艺术、文化、情绪价值等方面的附加值往往以“一口价”的方式反映,一般较“克重+加工费”模式有更高的毛利率。
税收新规加速行业洗牌
除金价上涨对黄金首饰销量造成冲击外,近期实施的黄金税收新规也在加速黄金珠宝企业的转型步伐。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
中国黄金协会特聘专家戴剑锋指出,未来珠宝商品牌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分化。具备资金实力、品牌基础、自主设计能力以及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企业,将在行业变革中逐步站稳脚跟,持续发展;而那些规模较小、缺乏品牌影响力、没有设计能力、仅依赖代销模式运营的品牌,则面临巨大生存压力,尤其在税改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可能彻底放弃继续经营。
记者注意到,多个品牌珠宝商加快高附加值转型。比如,周大福在三季报指出,公司持续在品牌转型方面取得稳步进展,并持续专注于加强公司的定价标志性系列。周大福传喜系列自今年4月推出以来,市场反应热烈。公司亦丰富了周大福传福系列,推出多款新品。同时,随着翡翠的盛行,公司以瑰丽的翡翠点缀精致的设计,为周大福故宫系列增添华彩。季内,公司隆重推出天圆地方系列,灵感源于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天圆地方”的概念,完美融合圆形翡翠与独特的钻石方形设计,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珠宝镶嵌类首饰。
潮宏基(002345.SZ)在半年报中提到,珠宝业务双轮驱动,国潮与IP联名策略成效显著:公司珠宝业务分为时尚珠宝首饰(营收占比48.53%)与传统黄金首饰(占比44.63%),其中时尚珠宝毛利率高达27.43%,远超传统黄金的12.78%。通过“一城一非遗”活动(如武汉、北京站)及花丝工艺、文玩+黄金等创新概念,成功实现品牌曝光与销售转化的协同增长。
《洞察》指出,未来年轻消费者仍将是至关重要的力量,其支撑因素包括: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不断提升,而中国文化认同本身蕴含着丰富的金饰元素,尤其是古法金饰品;此外,随着年轻一代理财意识日益增强,金饰的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吸引他们的关注。同时,行业通过将黄金与其他材质结合,不断推出更轻量化、更时尚、更多彩的金饰产品,这种持续创新也有望继续吸引年轻消费者。
“整体来看,黄金饰品行业正从传统的重量交易,转向以设计、文化、品牌和情感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戴剑锋分析,品牌自身建设成为竞争的关键。以老铺黄金为代表的“黄金奢侈品”模式,通过工艺、文化与高端定位的结合,成功塑造出高溢价的品牌形象,其发展路径不仅成为行业焦点,也带动了一批品牌在模仿、跟随或创新中,逐步向高附加值、高情绪价值的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