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参展,米其林都见证了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加速步伐,进博会让创新走进公众,也让合作走向未来。”米其林中国区副总裁兼市场部总监穆华迪(Sylvain Muradian)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是米其林第五次参展进博会。穆华迪介绍,“进博会让我们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促成了多项战略合作与订单签署。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博会,米其林收获了中国经验与未来信心: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全球绿色出行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米其林不仅展示创新,更通过本地化实践反哺全球市场。”
中国的经济从过去追求的是“快”和“量”,到现在更关注“质”和“创新”,而汽车产业可以说是这种转变的一个缩影。去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6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占比已经超过40%。
穆华迪直言,这样的市场环境,对米其林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轮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仅要更耐磨、安全,还要更静音、更节能。
穆华迪介绍,米其林是最早响应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高端化、智能化”趋势的国际轮胎品牌之一,在中国市场率先推出了Acoustic静音技术。从2019年起,沈阳工厂陆续投资建设5条静音轮胎生产线、上海工厂投产3条,专门生产静音轮胎。
“现在,米其林在中国销售的所有轮胎都能适配新能源车型,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超过30%。”他补充说。
在穆华迪看来,中国本土车企的崛起带来了全新的节奏,“他们的节奏更快,对供应链反应能力和灵活性的要求也更高。米其林通过智能化产线建设和精益供应链管理,实现从‘推动式生产’向‘按订单生产’的转型,现在我们追加订单的响应时间从过去的三周,缩短到最快24小时。同时,我们也加速推进工业4.0转型,在生产环节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自动化技术,让我们能更快地响应客户,更灵活地服务合作伙伴。”
此外,穆华迪认为,全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也对产品和生产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他提到,按照集团目标,到2030年,米其林生产的轮胎中可持续材料的使用比例将达到40%,并在2050年实现100%由可持续材料制造。在中国,沈阳工厂正朝着在2028年具备碳中和生产条件的目标努力,成为集团可持续转型的标杆之一。
“对米其林而言,坚持品牌核心与本地创新从不相悖。我们坚守‘创新’这一核心价值,同时以本地化的洞察与实践,让品牌在中国持续焕发活力。米其林不仅实现‘在中国,为中国’,更实现‘在中国,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