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作为“AI+工业”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天准科技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展示了其在核心技术、产业应用与社会责任方面的阶段性成果。11月8日,公司在苏州举办二十周年峰会,来自政产学研的多位嘉宾出席,共同见证其最新进展及未来方向。
过去二十年间,天准科技聚焦工业精密测量和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逐步形成以“视觉精密驱控平台”和“AI技术平台”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公司在高端装备国产替代领域持续发力,并于2019年登陆科创板,在电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等行业形成较为成熟的应用布局。目前其产品已服务超6000家客户,业务覆盖全球市场。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建设与公司发展形成互动。依托苏州制造业基础及相关政策支持,天准科技持续推动关键技术成果向产业化落地,助力区域智能制造体系完善。
峰会期间发布的“美道基金”成为关注重点之一。该基金由沈向洋夫妇与徐一华夫妇共同发起,通过捐赠公司股份及现金设立,规模达4.5亿元。基金主要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及苏州基础教育发展,面向AI理论、应用及安全伦理等方向开展资助,同时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推动科技与教育协同发展。
在技术展示环节,公司集中发布了多项最新成果,涵盖半导体检测、精密计量与机器人智能控制等方向:半导体检测设备国产化进展方面,参股企业矽行半导体研发的TB2000明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装备完成厂内验证,实现14nm及以下制程的规模化交付能力,形成覆盖多节点的产品矩阵;精密计量软件与装备升级方面,Vispec Cube三坐标测量软件应用于CMZ计量型三坐标测量机,经权威机构认证,测量精度达到0.5 + L/500 μm,推动测量、分析与决策的智能闭环;机器人智能控制平台迭代方面,具身大脑域控制器“星智007”算力较前代提升7.5倍,集成多模态AI能力,通过集中式计算方式提升机器人智能化基础能力。
公司提出将继续深化“AI+工业”的主线布局,在技术创新之外,同步提升AI治理能力,强调风险管理、数据安全及系统可靠性。此外,公司将继续在电子、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等主力行业强化解决方案能力。
专家认为,全球AI技术正进入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阶段,工业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将成为制造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天准科技在测量、检测和智能控制领域的布局,将有助于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自主性与稳定性。
站在二十周年节点上,公司展示了技术研发、产业实践与社会责任的综合进展。天准科技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与生态合作,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