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 的食品与农产品展馆中,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组成的“ABCD”四大粮商,在展台中举行了多场签约仪式,大豆是其中关键的产品。
中国是大豆的世界第一进口大国。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1.05亿吨,较2023年的9861万吨增加643万吨,增幅6.5%。
不过,中国市场上80%以上的大豆需要依赖进口。2024年,受到贸易环境影响,中国减少了从美国进口大豆,并提升与巴西等南美国家的贸易量。2024年,中国有2213万吨大豆进口自美国,同比降低5.7%;7465万吨大豆进口自巴西,同比增长6.7%。2024年,中国还从阿根廷进口大豆410万吨。
随着近期中美就经贸问题开展建设性磋商和会谈,中国正在恢复采购美国大豆。
11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基于对美方整改措施的评估结果,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海关总署决定废止海关总署2025年第30号公告(关于暂停美国CHS Inc.等3家企业输华资质的公告),自2025年11月10日起恢复CHS Inc.等3家企业大豆输华资质。
美国农业部《2025农业展望报告》预测,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达到4.27亿吨,美国贡献超四分之一,而中国进口量预计保持在1亿吨规模。
今年进博会期间,十四家主要农产品协会组成的“美国农产品贸易高级访华团”到访上海,试图拓展两国农业经贸领域的合作空间。
中国市场对于大豆的需求量大,但会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以四大粮商为代表的跨国企业需要细化业务,来寻找在华的市场机会,进博会也给企业提供了合作平台。
从签约量来看,在此前7届进博会上,嘉吉累计签署超过300亿美元的合作意向协议。今年,嘉吉依托进博会平台与各行业企业在谷物、牛肉、动物营养、铁矿石等领域签署多项战略采购与重要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超过30亿美元。
ADM方面向界面新闻表示,借助进博会的平台,该公司持续深化与中粮集团、中储粮集团、九三集团等产业链伙伴的合作。今年,ADM与这些重要伙伴及客户签署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超 200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市场,我们为综合型买家打造一站式采购服务。”邦吉中国区总经理、油籽和谷物贸易及加工业务高级总监陈旻在群访中向界面新闻表示,该公司已成立大客户部,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拼船运输服务。
陈旻举例称,客户采购饲料所需的蛋白、玉米、小麦等产品,邦吉可通过6万吨级巴拿马型船,按客户所需配比集中运输,直接送达指定地点。
在中国,跨国大公司也试图通过并购提升市场影响力。2025年6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新闻公告称,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邦吉全球有限公司收购蔚特有限公司(下称“蔚特”)股权案。陈旻称,邦吉与蔚特(Viterra)合并后,正持续探索中国市场的增长机会。
“十五五”规划将提振消费市场列为战略重点,对于四大粮商来说,“十五五”期间的市场机遇也尤为重要。
陈旻告诉界面新闻,2024至2025年的行业表现充分展现了韧性,此前担忧的经济下行并未对行业造成冲击,反而蛋白、油脂领域需求不降反升。
“中国每年进口的一亿吨大豆,与国产大豆多用于制作豆浆、酱油等豆制品的局面形成互补,不会影响国内农户利益。而当前国内人均蛋白、油脂消费量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只要保持合理价格,这一领域的市场增长潜力依然可观,未来农产品行业在中国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陈旻说。
围绕产能的布局也体现出粮商对于中国市场的关注。2025年9月,计划投资总额约5亿美元的嘉吉南通粮油工厂迁建项目正式启动。此外,2025年7月,嘉吉阳江FR3天然酯生产基地二期工程也正式投产,项目一、二期总投资超800万美元。该公司告诉界面新闻,这些布局旨在优化本土加工与物流体系,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整体来看,面对中国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大豆市场需求,四大粮商正通过深化本土合作、优化供应链布局与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开拓细分市场机遇。随着“十五五”规划对消费升级的推动,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逐步缓和,这些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将更聚焦于供应链韧性、产品定制化与本土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