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11月10日消息(记者樊瑞)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中介,证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关键阶段。以AI为代表的技术浪潮,正深刻重塑金融行业的整体面貌。11月7日,由央广网主办、央广财经与神州鲲泰联合承办的2025央广财经“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实践分享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恒生电子首席科学家白硕在会上作主题分享
恒生电子首席科学家白硕进行了题为《AI在证券行业的发展与实践》的主题分享。他在回顾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后指出,技术演进经历了从早期基于规则的阶段,到依赖大量数据标注的阶段,再到当前以预训练大模型为核心的阶段。这一转变推动行业走向平台化道路,企业可以依托基础模型平台快速衍生多样化智能应用。
白硕认为,一场AI普惠革命的风暴已经掀起:我们可以用底层通信和计算机制的大幅优化,终结人工智能界普遍存在的盲目堆叠算力的粗放模式,开启向算法要创新、向低资源要潜力的精耕细作时代;用端到端的深度强化学习取得远远好于RLHF和SFT的学习效果,开启复杂推理任务的Alphago Zero时代;大胆而彻底地走开源路线,进一步收窄闭源大模型商业模式的可选空间,也开启了顶级AI成果普惠化、为后续AI创新提供高起点的时代。
白硕提出,证券行业使用AI技术需立足金融行业合规、安全、严谨的行业特性。他明确表示“不要对‘裸模型’期望过高”。他认为未经行业数据和业务系统增强的通用大模型难以独立支撑金融业务,正确的路径是将大模型与机构的业务数据、业务系统深度融合,使其理解业务上下文,从而输出稳定、可信的结果。
在落地实践方面,白硕指出,当前AI应用主要集中在“提升效率”上,包括AI编程、账户业务自动化、合规审核、客户服务与支持等场景。他观察到,“最晚进行信息化的领域,往往是最早实现智能化的”,如投研、投行等原本业务流程非标准化程度高的领域正迎来智能化发展的机遇。
展望未来,白硕认为行业数智化转型将迈向“智能体”阶段,从搭建单场景底座向建设多场景平台转变,金融机构也需要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跨部门的资源。他同时强调行业需要推动几项关键工作,包括为中小机构解决算力问题、构建AI友好的数据环境、确保内容安全与合规、建立业务风险防范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