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间,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已于11月7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金复〔2025〕638 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批准兴业银行全资子公司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银投资”)开业。
今年5月份,多家股份制银行获批筹建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其中兴业银行即为首个获批筹建AIC子公司的股份制银行。半年之后的今天,兴银投资亦是首个获批开业的股份制银行AIC公司。
有业内人士指出,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工作,有助于促进内部投贷联动发展。而兴银投资获批开业,也标志着股份制银行正式进入由国有大行长期主导的市场化债转股业务领域。
股份制银行系AIC即将入场科创将是未来着力点
公告显示,根据该批复,兴银投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注册地为福建省福州市。后续兴银投资将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开业手续。
事实上,AIC作为商业银行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的核心平台,其设立源于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2017年前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陆续设立首批AIC,注册资本均超百亿元,成为该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今年5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政策信号释放后,兴业银行于当日率先获批筹建兴银投资,成为首家获得AIC牌照的股份制银行。
有银行业内人士认为,AIC的终极价值不在于消化多少不良资产,而在于能否培育出中国的“硅谷银行”基因。真正的胜利不属于首个拿到入场券的玩家,而属于那些能建立“科技洞察-资本运作-产业赋能”三位一体能力的机构。这亦是兴银投资目前专注的重点方向。中国金融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功能升级”,AIC不再局限于不良资产的“救火队员”,而是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资本引擎”。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指出,投贷联动有内部和外部两种模式,目前银行业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外部投资联动方面。内部投贷联动,是指银行在境内设立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开展股权投资活动,并在机构内部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专司与科技型股权投资相结合的信贷投放,是未来投贷联动发展的重要方向。
股份行AIC建设“提速” 未来将有多家股份制银行入局
在兴业银行获批筹建AIC之后,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相继发布公告,获批筹建旗下AIC公司。10月,作为国有银行的邮储银行亦发布公告称,已获监管批复筹建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从注册资本来看,股份制银行AIC普遍维持在100亿至150亿元区间。其中,招银AIC以150亿元居首,兴业与中信均为100亿元,与国有大行早期设立的AIC规模相当。

有业内人士指出,高资本金投入反映出银行对AIC业务前景的重视,也为其后续开展股权投资、债转股及不良资产处置等业务提供充足资本支撑。
“股份制AIC与传统国有大行AIC公司在未来业务等方面将有所差异。”金融监管资深专家周毅钦表示,其一是市场化运作更灵活,决策链条更短、审批效率更高,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适配科创企业时效性融资诉求。其二是除了大型央国企外,依托母行科技金融客户资源,也会深耕于高端制造、芯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科技产业,覆盖规模相对更小一点的企业。其三,投资策略更前瞻,风险容忍度更高,可能会向早期硬科技企业提供“耐心资本”。
董希淼亦指出,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更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申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将充分发挥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化基因浓、产品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促进资金加速向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流动,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全国性银行而言,通过内部投贷联动,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服务更多科技型企业,长期看将有效改善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获得多元化的收入,减缓净息差收窄的压力,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此外,展望未来,董希淼建议,应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和支持经营管理规范、创新活力较强、科技型企业客户较多的其他中小银行设立投资子公司来开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更好地为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同时提供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同时,建议修改完善金融法律和监管制度。如修改相关规定,合理确定商业银行股权投资的风险权重,降低股权投资的资本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