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在电池和高端制造领域应用广泛。其中,三元锂电池的用量占比接近40%,磁性材料、超级合金、航天器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据安泰科统计和预测,2024年我国约有2万吨钴原料来自回收再生,2025年预计达到2.8万吨,到2030年有望增长至5万吨
□近年来,印尼成为钴供应新力量,随着格林美、华友钴业等企业在印尼推进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2024年该国钴产量增至约3.2万吨
◎记者覃秘
11月8日,武汉市长江新区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园区内,一辆满载报废电池包的卡车缓缓驶入。这些使用过的电池将在园区内完成拆解分类:性能良好的进入梯次利用环节,报废电池则被粉碎分解为金属和黑粉(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关键中间产品,富含锂、镍、钴、锰等金属元素)。黑粉随后运往约100公里外的格林美荆门工厂,进一步提炼出镍、钴、锂等金属,用于制造新电池。
“资源有限,循环无限。”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表示。作为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格林美今年前三季度钴回收量超过6000吨(金属吨,下同),有效缓解了刚果(金)钴出口限制带来的供应压力。
今年2月以来,占全球钴产量约70%的刚果(金)调整出口政策,导致全球钴供应短期内大幅收紧,中国再生钴成为稳定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补充。安泰科首席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镍钴分会顾问徐爱东分析,再生钴不仅有助于保障我国关键能源金属供应安全,也为稳定全球钴供应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球钴供应面临挑战
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在电池和高端制造领域应用广泛。其中,三元锂电池的用量占比接近40%,磁性材料、超级合金、航天器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我国元代青花瓷上的“青花”,正是由含氧化钴的钴料绘制而成。
今年2月,刚果(金)实施出口禁令,并于10月起正式实行配额管理制度。根据该国政府发布的配额安排,2026年至2027年钴出口配额为9.66万吨,约为2024年刚果(金)年产量的43%。2024年,该国钴产量约2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至8月,我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持续下滑。6月进口量为18991吨,环比5月下降61%;8月进口量降至5241.38吨,同比降幅近90%。
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反映在价格上。据无锡中联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统计,截至今年11月,国内主流品牌电钴价格较1月上涨133.4%;国际市场同期钴中间品价格涨幅超过290%。安泰科数据显示,至10月底,钴价比2024年底最低点时上涨120%以上。
“全球钴市场正面临供应危机。”中联金钴分析师张小霞表示。
进口钴料大幅减少后,部分中小冶炼企业已面临停产压力。广东一家小型精炼企业已停产近3个月,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钴料库存已于8月消耗殆尽。
再生钴成重要补充来源
面对供应缺口,全产业链都在寻求多元化来源。
近年来,印尼成为钴供应新力量。随着格林美、华友钴业等企业在印尼推进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2024年该国钴产量增至约3.2万吨,而2020年尚不足1000吨。
然而,伴生矿产量受主矿开采制约,难以完全弥补供应缺口。长期来看,原生矿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需求。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钴储量在700万吨至800万吨,2024年消耗量约为22万吨。
再生成为必然的选择。邦普循环在回复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看好钴回收产业前景,回收可缓解我国钴原料对国外的依赖,将根据回收计划适时扩大规模。华友钴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称,再生钴对稳定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
张小霞认为,在刚果(金)政策变动导致钴价剧烈波动时,再生钴的稳定供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风险,为下游企业提供更多元、更可靠的选择,增强整个产业链的应变能力。
据中联金统计,2024年中国再生钴产量约为1.8万吨,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2.5万吨。
徐爱东分析,再生钴的产量和市场占比将持续提升。一方面,原料短缺推动回收物料经济性提升,且大量电池进入报废期;另一方面,主要下游领域对采购原料中来自废料的比例提出明确要求。例如,欧盟电池法规规定,自法案生效后的第8年起,新电池中回收钴含量需达16%;第13年起,回收钴含量需提升至26%。
据安泰科统计和预测,2024年我国约有2万吨钴原料来自回收再生,2025年预计达到2.8万吨,到2030年有望增长至5万吨。全球来看,2024年再生钴产量约为3万吨,2025年预计约为3.5万吨。
中国企业引领钴循环产业
在以再生钴为代表的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中国企业已走在全球前列。美国苹果公司此前宣布,2025年起其设计的所有电池将完全使用再生钴。该公司公布的23家钴供应商中,中国企业或位于中国的企业占20家。
一个背景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钴生产国,产能占比约为76%,同时钴消费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但国内钴资源匮乏,基础储量约为15.9万吨(2022年数据)。通过再生实现循环利用,既有现实的需要,也契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
腾远钴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再生资源是公司战略的重中之重,当前公司再生资源废料处理产能已达3万吨,预计明年将实现倍增。今年以来,公司原材料中回收料的占比已升至30%左右,且可直接合成钴盐、四氧化三钴等产品,以技术为支撑高效处理各类含钴原料,为自身构筑一条更自主、更绿色且具备成本优势的供应链护城河。
记者从邦普循环了解到,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回收钴约6500吨,较去年同期的3800吨增长71%。华友钴业现有再生黑粉产能1万吨,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海外的再生黑粉也已进入国内循环工厂。今年8月,中国资环旗下企业与华友循环合作进口的20吨再生黑粉在宁波通关,这是我国首批进口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截至目前,我国至少已进口3批次黑粉。
徐爱东表示:“围绕再生钴构建起全球大循环,不仅有助于打破国内电池回收行业的原料困局,还释放出全球产业链即将重构的信号,既有利于增强中国制造的持久竞争力,也有助于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