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1 02:19:20 股吧网页版
星巴克中国变阵应对本土竞争咖啡市场进入“平价”时代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曹晨

K图 SBUX_0

  证券时报记者曹晨

  在中国市场首次大规模降价数月之后,星巴克再传股权架构调整。系列变阵动作的背后,是幸运咖、库迪咖啡等本土平价现磨咖啡品牌加速在一线城市布局,向高端品牌发起替代冲锋。

  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咖啡消费正在从“社交属性”逐渐转向“日常属性”,相比高端市场,高质平价咖啡因贴合当下需求,已成为主流消费趋势。不过,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现磨咖饮赛道也面临成本高企、产品同质化等挑战,供应链能力与稳定性有望成为平价品牌竞争力的核心。

  高端咖啡市场遇冷

  近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与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全面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根据协议,博裕投资将向星巴克支付约40亿美元以获得合资企业最多60%控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授予品牌使用权。综合各项收益,星巴克中国零售业务整体估值超130亿美元。新合资企业总部仍设于上海,负责管理目前遍布中国的8000家门店,并计划在未来逐步拓展至20000家,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

  事实上,2024年市场就已有星巴克拟调整中国业务股权结构的传闻。此次引入博裕投资,业内普遍将其解读为高端咖啡市场遇冷后,星巴克应对本土竞争加剧的战略动作。

  “星巴克的变革是高端咖啡在华市场结构性调整的缩影。”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星巴克在华面临门店增速放缓、同店销售承压等挑战,面对瑞幸、库迪、幸运咖等本土品牌冲击,其数字化、供应链本地化及下沉市场布局明显滞后。此次出售中国业务60%股权,意在借本土资本应对市场竞争。“高端咖啡变局核心是消费者更看重质价比,国产供应链成熟让平价品牌品质比肩甚至超越国际品牌。”

  从财务数据来看,星巴克在国内市场确实面临一定压力。10月30日,星巴克发布2025财年业绩报告。其中,中国市场2025全财年收入达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但同店销售额下降1%,其中同店交易量增长4%,客单价下滑5%。

  近年来,高端咖啡市场遇冷已成行业共识,这一点从多个品牌的动作中可得到印证。今年6月,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王牌品类启动大规模降价,数十款产品平均降价约5元,这也是其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进行大规模降价。此前,市场上亦传出皮爷咖啡、Manner等高端品牌调整售价,或部分区域门店因客流不足闭店的消息。

  “近期高端咖啡品牌宣布降价,可谓是市场遇冷的写照。本土品牌价格优势凸显、咖啡豆成本飙升挤压利润,叠加消费需求从追求高端象征转向注重性价比,且咖啡消费场景的空间价值弱化,高端品牌为保住市场份额被迫调价。部分地区闭店的现象,更凸显出其当前的经营困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本土平价品牌崛起

  与高价咖啡市场的遇冷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多家本土平价咖啡品牌凭借完善的供应链优势,实现成本控制与规模扩张,加速跑马圈地。

  壹览商业长期跟踪的27家连锁咖啡品牌9月开店数据显示,当月共新开3725家门店,同比增长103.11%。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瑞幸咖啡以2.7万家现存门店总数稳居行业第一;库迪咖啡以1.4万家规模位列第二;幸运咖紧随其后,其门店总数于10月成功突破9000家大关,稳居第三。

  平价咖啡品牌不止布局下沉市场,高端品牌盘踞的一线城市也是其核心布局区域。蜜雪集团旗下的幸运咖近年在一线城市的迅猛发展,就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据蜜雪集团披露,今年以来,幸运咖持续开拓一线城市及长三角、珠三角等高势能市场,且发展势头迅猛。截至11月初,旗下总门店数已超9500家,较年初规模实现翻倍以上增长,且在一线市场的总门店数超过千家。

  “我们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打磨20—30平方米门店模型,门店多选址于交通枢纽、社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域,同时积极开拓景区、服务区等高潜力点位,增配人员通过精细化管理助力门店增收;整体看,品牌会坚持‘下沉筑底、高线破局’的双线战略,深耕下沉市场,同时在一线市场通过快取店型和加盟扶持政策加速渗透。”幸运咖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除了加速在一线城市布局外,上新迭代也是平价咖啡品牌抢占市场份额的核心动作之一。10月10日,幸运咖更换秋季大菜单;11月3日,瑞幸咖啡上新限定新品。

  对此,江瀚表示,平价咖啡品牌加速布局一线城市,打破了过去“高端主导一线、平价下沉低线”的市场惯性,标志着现磨咖啡消费已从身份象征转向日常刚需。例如,幸运咖依托蜜雪冰城的供应链与门店网络,库迪凭借资本加持复制瑞幸模式,二者均以8—15元价格带切入,精准匹配都市白领高频低价的咖啡消费需求,对星巴克等高端品牌形成替代效应。未来,平价咖啡将呈现“规模驱动+产品迭代”双轮并进的发展趋势。

  供应链能力将成为核心

  从行业维度来看,中国现磨咖啡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亦是现制饮品中增速领先的细分赛道之一。

  灼识咨询此前数据显示,现制咖啡饮品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36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7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6.3%;预计2028年将进一步增长至4242亿元,2024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5%,快于现制茶饮和其他现制饮品。

  与此同时,平价咖啡显示出成为主流消费趋势的潜力。灼识咨询发布的《2025中国咖啡产业枢纽发展白皮书》显示,2025年以来,咖啡消费从一线城市白领向新一线城市、Z世代渗透,覆盖更多年龄与收入群体。

  “中国咖啡消费已从早期的社交符号,逐渐演化为日常刚需。价格划算、品质可靠的现磨咖啡已成为当下消费趋势。”幸运咖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现磨咖啡市场正高速增长且品牌格局尚未定型,其中平价咖啡赛道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消费者对质价比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平价咖啡在该维度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不过,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现磨咖饮赛道面临成本高企、产品同质化、价格战胶着等挑战,供应链能力与稳定性将成为品牌核心竞争焦点。

  一家连锁新茶饮品牌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供应链对品牌扩张的价值有三点:一是稳定原材料供应与质量管控,保障产品品质一致,增强消费者黏性;二是借规模化采购、自建生产基地及优化物流降本,支撑平价定位,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保障新品原料供应以推动产品迭代,助力品牌扩张。

  “未来的竞争不仅是采购规模,更是从烘焙、仓储、物流到门店管理的全链路精细化成本控制能力。唯有通过效率提升,在10元以内价格带实现持续盈利,品牌才能建立真正的‘护城河’。”幸运咖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瀚表示,对于连锁咖啡品牌而言,供应链的能力与稳定性至关重要。在平价咖啡赛道,行业毛利率普遍低于30%,唯有通过极致的供应链管理,品牌才能实现盈利。供应链能力直接决定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物流与仓储效率以及门店运营标准化水平等核心指标。未来,能否构建“从豆子到杯子”的全链路可控体系,将成为平价咖啡品牌的分水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