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立足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场景为纽带打通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堵点,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这一顶层设计既是应对科技革命浪潮的战略抉择,更是破解技术落地难的务实之举。
场景是新技术、新产业的“验金石”与“加速器”,任何颠覆性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都需要经历应用的检验与迭代。《实施意见》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赛道,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等领域,系统规划了场景培育的主攻方向。通过构建“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的良性循环,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首试首用”的舞台,破解“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境,加速推进商业化、产业化进程。
推动场景大规模应用,关键在于深化改革与创新机制。《实施意见》要求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特别是推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动开放场景;更强调要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促进场景资源公平高效配置。这意味着,必须破除地域、规模、企业性质等不合理限制,探索创新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完善与新业态相适应的监管制度。
场景建设最终目的是赋能产业升级与增进民生福祉。从智慧矿山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到智慧养老呵护“夕阳红”,场景应用绝非虚无的概念,而是能切实提升产业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真实存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后续在5G、人工智能、机器人、北斗应用等重点领域的专项部署,将进一步推动场景建设走深走实。
中国正以更加开放、协同、务实的姿态,全力打造一个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场景生态。当场景资源这一关键变量被充分激活,必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增量价值,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随着一批批应用场景清单的推出和重大项目的落地,一幅技术、产业与场景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壮阔图景正在我们面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