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星期二|
NO.1 浙商证券:董事长吴承根到龄退休,钱文海正式接棒
浙商证券11月10日公告,吴承根因到龄退休,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等职务,辞任后不在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同日,公司召开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董事长兼任总裁事项,自股东会当日起,钱文海正式履行公司董事长等职务,同时兼任公司总裁、代行财务负责人。
点评:浙商证券高层人事变动完成,钱文海接棒董事长并兼任总裁,标志公司进入新管理周期。这一调整或加速其战略落地,市场将关注其业务整合与创新能力。作为中型券商代表,浙商证券的治理结构优化或引发行业对管理效率的重新评估,券商板块内部竞争格局或生变。整体来看,券商板块估值逻辑或从规模转向治理效能,市场情绪需观察后续政策与业绩验证。
NO.2 公募港股持仓破1.3万亿元,投资“主力军”悄然更替
指数化投资浪潮下,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的市值开始超越主动型公募基金。据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统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13255亿元,继2025年二季度之后再次创下新高。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比分别为47.2%、52.8%。这是自2017年以来,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首次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大幅提升,亦凸显出资金加速借道ETF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趋势。
点评:公募港股持仓破1.3万亿,被动型基金占比首超主动型,标志着港股投资生态深刻变革。ETF等被动产品受青睐,反映市场对低成本、透明度工具的需求上升,或挤压主动管理型基金份额。科技、消费等权重板块可能因资金集中流入ETF而加剧波动,个股分化或更显著。港股市场整体流动性有望提升,但被动投资主导或削弱价格发现功能,需警惕结构性风险。投资者需关注ETF持仓变化对市场情绪及板块轮动的影响。
NO.3 本周39只公募新基发行,权益类产品担纲
根据公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按认购起始日统计,预计本周(2025年11月10日至16日)全市场共有39只新基金启动募集,数量较上周(2025年11月3日至9日,下同)的37只小幅增加,增长幅度为5.41%。与此同时,新基金的平均募集天数明显缩短,从上周的19天降至本周的不到17天,从侧面印证了投资者对公募基金产品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资金入市意愿增强。从新基金类型来看,权益类产品是主角。本周启动募集的39只新基金中,权益类产品占据29席,比例超七成。其中,又可细分为22只股票型基金、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和1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充分显示出当前投资者对权益资产的看好。
点评:本周39只新基发行,权益类产品占比超七成,显示市场资金正加速流向权益资产。新基金平均募集天数缩短至17天,反映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或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权益类基金密集成立,有望提振券商、资管等板块景气度,同时利好科技、消费等高成长赛道。整体来看,资金面改善预期或强化市场风险偏好,但需关注新基金建仓节奏对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
NO.4 国泰海通香港子公司成功发行5亿美元港股可交换债券
国泰海通香港子公司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定价发行7年期38.8亿港元(约5亿美元)的零息可交换债券,并于11月10日成功完成交割。本次发行以国泰君安金控境外全资附属公司Guotai Junan Holdings Limited作为发行人,国泰君安金控作为担保人,债券发行评级为标普BBB+,标的股票为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港股普通股,募集资金用于到期境外债再融资。
点评:国泰君安香港子公司成功发行5亿美元港股可交换债券,此举优化了其债务结构,降低了融资成本,为后续业务拓展提供资金支持。该债券以国泰君安国际股票为标的,可能引发市场对其股价的关注,增加流动性。券商板块的融资能力得到进一步验证,或提升行业整体估值预期。此次发行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资券商的信心,为港股市场带来积极信号,有助于增强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