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10日讯(记者顾阳、纪文慧)国务院新闻办11月10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和开放进行系统部署,将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场景是用于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制度政策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实施意见》明确了场景培育和开放的主要领域、主要路径以及公平高效配置的主要举措。
《实施意见》提出,打造一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制造业、交通运输等领域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一批应急管理、矿山安全等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
为深入推动场景开放和公平高效配置,《实施意见》要求完善场景资源配置规则,健全场景供需对接匹配方式,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强化场景开放协同共享。此外,协同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优化、场景培育和开放、要素创新配置,强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供给。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巨大的人口规模,带来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但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仍制约着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场景培育和开放是推动问题解决的有力抓手。
“通过场景培育和开放的新方式,拓宽拓深市场准入,畅通要素自由流动,优化新业态新领域的发展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打造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试金石,将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李春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