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官网近日公布了两则监管函,涉及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贝特电子”)创业板IPO项目。监管函显示,该项目5名签字律师和2名签字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执行的核查程序不到位,发表的核查意见不审慎”,对其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贝特电子创业板IPO申请于2023年6月27日获交易所受理,中介机构包括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民生证券”)、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等,预计融资金额5.5亿元。在经历两轮审核问询后,贝特电子和保荐机构民生证券撤回IPO申请,深交所于2024年8月28日终止审核。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贝特电子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保护元件及相关配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有电力熔断器、电子熔断器、自恢复保险丝、一次性热熔断体及可复位温控器等。报告期内(2020年度至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从3.13亿元攀升至5.6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由2707.64万元增长至6953.26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贝特电子资产总额分别为3.04亿元、5.41亿元和6.83亿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0.69亿元、1.37亿元和1.46亿元。贝特电子称,2021年公司非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均大幅增加,主要是收购东莞博钺电子有限公司(简称“东莞博钺”)所致。
上述收购发生在2021年9月,贝特电子向詹小青、赵志成等4人以5.50元/股的价格发行946.00万股,用于置换其所持有的东莞博钺合计41.6250%股权,置换后贝特电子合计持有东莞博钺51.12%股权,实现控股并表。该笔收购增值率135.95%。
据招股书(申报稿)披露,东莞博钺的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保险丝、SMD 贴片保险丝的生产、研发与销售,与贝特电子业务范围一致,该收购不会导致贝特电子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2022年度东莞博钺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净利润3957.62万元。
然而这笔收购,在深交所首轮审核问询中被重点关注,包括收购后在业务、人员、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整合情况。监管函指出,签字律师和签字注册会计师在审核问询回复中发表核查意见称,“东莞博钺被收购后在前述方面进行了有效整合”。
经查,贝特电子整合东莞博钺相关情况的信息披露不准确,东莞博钺采购业务未使用发行人财务系统,人员考勤、用印审批未接入贝特电子对应系统,贝特电子对东莞博钺的人事、资金管理不符合内控制度规定。
深交所指出,在本所重点问询东莞博钺被收购后的相关整合情况时,签字律师廖青云、马孟平、侯大林、陈金山、丁少波及签字注册会计师肖强光、陈新敏仍未充分关注前述异常情形,执行的核查程序不到位,发表的核查意见不审慎。
此外,2名签字注册会计师还存在“未充分关注并审慎核查发行人研发人员认定与研发薪酬归集的准确性,发表的核查意见不审慎”的违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贝特电子IPO“撤单”后不久,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扬杰科技(300373.SZ)于今年3月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贝特电子控制权;9月12日再次公告称,拟支付现金购买贝特电子100%股权,交易总对价为22.18亿元。但该笔收购随后被终止,原因是双方在业务类型、管理方式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贝特电子的未来经营理念和管理思路亦存在较多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