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间,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俊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博俊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拟与杭州前进智造园管理办公室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杭州市钱塘区建设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额拟为10亿元。
本次投资项目围绕博俊科技主营业务展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方向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项目顺利实施后,将有力提升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从长期发展来看,对公司整体业务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公告显示,项目核心建设内容为汽车零部件生产,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400万套汽车车身件的生产能力,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500万元/亩,年产值预计不低于1000万元/亩,税收贡献达50万元/亩。
从项目实施节奏来看,基地将在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交地之日起6个月内开工,在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开工之日起36个月内通过竣工验收合格。本次投资已通过博俊科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根据相关规定,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且不构成关联交易与重大资产重组。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以来,博俊科技围绕汽车零部件主业展开多维加码动作。1月份,公司拟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投资协议》,计划投资3.6亿元建设汽车零部件及精密模具生产项目;4月份,公司拟斥资16亿元在重庆长寿经开区建设综合生产基地项目;8月份,公司与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订单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汽车零部件制造场景开展智能机器人定制化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目前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戴畅在研报中表示,博俊科技已在西南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珠三角等地布局子公司12家,当前广东博俊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厂房已建成,常州博俊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重庆博俊精密模具及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尚在建设阶段,后续随着重庆、常州相关项目全面落成,有望进一步加深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及本地化配套。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供应链效率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博俊科技在重点区域密集布局生产基地,形成‘就近配套、快速响应’的产能网络,既能够依托产业集群效应降低物流与协作成本,又能精准匹配整车企业的本地化生产需求,这种区域协同布局完全契合行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逻辑,将为其抢占头部客户订单奠定基础。”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高端化转型,核心在于产品与工艺的精准迭代。博俊科技聚焦新能源汽车专用车身件、轻量化结构件等细分赛道,推动生产工艺从传统制造向精密智造升级,既能突破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的瓶颈,又能精准对接中高端市场需求。同时,生产基地落地将完善区域产业配套链条,与上下游企业形成产能互补与协作合力,这既符合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也能进一步强化区域产业生态的整体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项目仍面临多重风险挑战。《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项目所需10亿元投资主要依赖自筹资金,可能导致公司现金流承压,资金筹措、信贷政策变化、融资渠道通畅程度等将使公司承担一定财务风险;实施层面,项目需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存在竞买不成功的风险,且立项、环保、规划、建设施工等报批事项需获得主管部门批复,存在实施进度未达预期的风险;市场层面,宏观经济波动、行业政策调整、市场环境变化及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可能导致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收益。此外,项目具体建设计划、内容及规模可能根据外部政策环境变化、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等作相应调整。
余丰慧进一步表示:“博俊科技的多维布局是在产业转型关键期的战略卡位。长期来看,若各项目能按计划落地,将显著提升其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但短期内,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三大关键节点:一是用地招拍挂的落地情况,二是自筹资金的筹措进度,三是新产能与现有客户需求的匹配程度,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项目的预期收益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