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星巴克交出中国业务控股权之后,汉堡王中国业务也被中国资方买了。
11月10日,CPE源峰宣布与汉堡王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在本次交易中,汉堡王中国旗下全资关联企业将签署一份为期20年的主开发协议,该协议将授予其在中国独家开发汉堡王品牌的权利。交易完成后,CPE源峰将持有汉堡王中国约83%的股权,RBI将保留约17%的股权。
从星巴克到汉堡王,近年来,多家外资消费品牌均出售部分中国业务股权,交由本土资本“打理”,进一步加码“本土化”,这背后都有着怎样的考量?
汉堡王中国业务易主
11月10日,CPE源峰宣布与汉堡王品牌达成战略合作,该品牌由餐饮品牌国际集团(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RBI)全资持有。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汉堡王中国”),开启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下一阶段增长。
本次交易,CPE源峰将向汉堡王中国注入3.5亿美元的初始资金,用于支持其餐厅门店扩张、市场营销、菜单创新以及运营能力提升,把握中国这一全球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机遇。在本次交易中,汉堡王中国旗下全资关联企业将签署一份为期20年的主开发协议,该协议将授予其在中国独家开发汉堡王品牌的权利。交易完成后,CPE源峰将持有汉堡王中国约83%的股权,RBI将保留约17%的股权。
未来,CPE源峰将在投资后为汉堡王中国全面赋能,重点覆盖产品升级迭代、品牌营销升级、线下门店拓展、线上渠道重构、数字化体系建设及财务优化等关键运营环节。根据整体规划,双方计划将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门店规模从目前的约1250家,拓展至2035年的4000家以上,并实现可持续的同店增长。
来自中国的CPE源峰是一家立足中国、拥有全球视野的资产管理机构。据悉,自创立初期,CPE源峰持续深耕连锁消费服务领域,相关领域投资金额累计约100亿元,先后投资了包括蜜雪冰城、爱尔眼科、老铺黄金、泡泡玛特、美丽田园、雍禾植发、丝域养发在内的多家行业标杆企业。
RBI首席执行官Joshua Kobza表示:“中国仍是汉堡王在全球范围内最具吸引力的长期增长市场之一。近期投资及此次成立的合资企业彰显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CPE源峰资本雄厚且经验丰富,不仅具备卓越的领导力,更在消费及餐饮领域积淀深厚,是助推汉堡王中国开启新篇章的理想合作伙伴。通过将汉堡王的品牌优势、全球规模与CPE源峰的本土市场资源、运营专长相结合,相信此次合作将充分释放中国业务的增长潜力。”
外资餐饮巨头为何纷纷“牵手”本土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多家外资消费品牌均出售了部分中国业务股权,进一步加码“本土化”。
稍早前,11月4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与中国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根据协议,博裕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将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授权。基于约40亿美元(不计现金与债务)的企业价值,博裕将获得其相应权益。双方将致力于未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两万家。
其他快餐品牌方面,2017年8月,麦当劳中国完成股权转型,以特许经营的方式推动业务发展,正式步入“金拱门”时代。目前,中信资本联合体是麦当劳中国的控股股东。进入金拱门时代的麦当劳中国,已成为全球麦当劳门店数量第二多的市场,也是发展最快的市场。全球新开的麦当劳餐厅约有一半在中国。
2016年,百胜中国分拆独立上市前,也引入了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两家中国股东。百胜中国是中国最大的餐饮公司,于2016年11月1日独立在纽交所上市,并于2020年9月10日在港交所上市。百胜中国在中国市场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小肥羊和黄记煌连锁餐厅品牌,也和Lavazza合作,在中国探索和发展Lavazza咖啡店。
仔细回顾可发现,本土资本的介入,都对这些“洋品牌”带来了看得见的提升。百胜中国、麦当劳中国被收购后,迅速完成数字化改造,坪效大幅提升;本土化采购比例提高,成本有效降低;同步推出油条等本土化产品线,更贴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经营效益显著改善。“这些改造是外资母公司难以实现的。本土资本的数字化重构能力、下沉市场资源、本地化推广优势,是品牌快速扩店、降低成本、激活增长的关键支撑。”并购整合专家和君咨询合伙人陈思南表示。
资本逻辑背后的核心诉求
洋品牌选择与本土资本绑定,本质上是对中国市场特性的精准判断。
中国市场渠道复杂、消费习惯多变、竞争节奏快,外资总部的远程决策难以适配,而本土资本不仅能提供资金支持,更能带来渠道资源、政策理解与消费洞察等关键优势。
专家们普遍认为,未来出售部分股权的外资消费品牌将越来越多。核心原因在于外资品牌母公司虽然面临增长乏力和本土品牌赶超的双重焦虑,但是中国市场规模大、潜力足,完全退出并不现实。因此,“出售部分股权、引入本土资本联合运营”成为最优解,这样既保留全球品牌的标准化优势,又借助本土资本的灵活性激活业务,实现1+1>2的效果。
同时,随着这类并购案增多,消费市场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天图资本联合创始人冯卫东指出,资本介入后,跨国品牌中国业务的本土团队将获得更强激励与更大决策自主权,创新速度加快;效率提升还将传导至供应链层面,通过并购整合实现规模经济,优化供应链效率。而这种资源向优质运营主体集中的过程,将推动整个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
在未来,中外合资开公司,再合力帮助国外品牌开展中国市场业务或许会成为一个趋势。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央广网证券时报等